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环比融资额增长46.2%,我国医疗健康领域迎来发展黄金期
截至2020年6月16日,2020年国内医疗健康领域共完成224起融资,融资金额达508.8亿人民币,已实现了环比46.2%的增长。根据以往一级市场数据情况,考虑到离月底还有一段时间以及数据延迟的问题,今年上半年的最终实际融资数量大概率会接近甚至超过2019下半年。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近年来在创投市场中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今年疫情更是提升了国内外资本投资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热情,2020上半年国内该领域企业融资数量占全行业比重已跃升至16%,创历史新高。资本的快速流入将为我国医健领域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支持。
退出环境改善增加资本信心,医疗健康行业Pre-IPO融资大幅增加
2020年上半年,一级市场医疗健康领域平均单笔融资额达2.27亿人民币,为去年下半年的2.06倍。一方面在融资轮次上,早期项目融资整体不断减少,B轮之后的项目不断增加。科创板以及火速落地的创业板注册制为技术类创业公司提供了有效的资本退出渠道,2020上半年医疗健康领域Pre-IPO融资也出现了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从融资金额分布来看融资额超3亿的融资事件显著超过去年上下半年,医疗健康领域技术类项目在新的资本环境下估值模式实现重构。
制造业升级国策背景下,国内医健领域技术类与服务类项目融资环境进一步分化
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是我国近年来发展的核心国策,生物技术、制药、器械等医疗健康高端制造产业是我国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其研发环境和资本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技术转化能力不断提升,资本退出环境的改善也提升了资本的投资热情,我国技术类医疗健康领域项目融资数量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受到疫情影响,相关检测类、疫苗等技术类公司获投增加,2020上半年我国医健领域技术类项目获投比继续攀升至70.9%。
我国医健融资地域分布:长三角保持强势、北京下行、广东医疗创新逐步崛起
国内医疗健康领域获投公司长期以来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北京以及广东。三者中,北京作为互联网医疗、医疗信息化与AI医疗创新大区,近年受到相关行业融资热度影响,以及一直以来较为缺少医药创新竞争力,北京医疗健康领域企业获投数量明显下滑。在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产业聚集优势下,长三角的生物技术和制药与医疗器械行业融资越发强势。广东在对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创新进行了多年的培植之后,产业逐渐崛起,该地区在2020年上半年获投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
2020H1国内医疗健康领域IPO热情不减,技术类上市公司占96%
2019年科创板开放后,我国医疗健康领域IPO数量急剧放大,尽管2020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IPO发审速度放缓,但IPO数量依然高达24起之多,生物技术与制药、医疗器械两大领域IPO企业占全部的96%。创业板注册制也提供了退出渠道增量,以及新三板转板上市制度的落地,未来国内医健领域IPO必将进一步放大,这也将会带动一级市场投资,刺激资本进入技术类资产,促进国内医疗技术快速发展。
资本投资意愿激增,多家国外机构首次进入国内医健一级市场
由于退出渠道的充分打开,资本对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投资兴趣越发浓厚,除了一直坚持进行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Top机构和垂直机构,更多的机构从去年开始转向生物技术、制药与器械领域。同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医健领域融资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变化,获投公司投资方中出现了多家不曾参与国内医健领域投资或者以往投资较少但在2020上半年投资急剧增加的国外机构,这对于我国生物医药创新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生物技术和制药、医疗器械及硬件两大子行业吸金约占医健全领域四分之三
生物技术和制药、医疗器械及硬件是国内一级市场医疗健康领域资金的主要流入方向,前者在2020上半年融资达80起,占全领域比重进一步增加,融资总额达230.9亿人民币,占医疗健康领域的45.4%;医疗器械及硬件领域完成了50起融资,融资金额占比也近30%,两大技术类行业共占全领域75%左右。(关注公众号“三个皮匠”,获取最新行业报告资讯)















点击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