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KR的实施基础
OKR作为一种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方法,在公司层面适合谋求转型和急需扩大发展的企业,在业务层面能够对创新型岗位有极大帮助。

(2)OKR的实施流程
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OKR理论指导下的绩效管理也不例外。
(1)培养OKR文化,增加员工的认可度。企业的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当一项新的管理制度开始实施前应首先培养员工的文化认同感,通过员工面谈、企业培训等方式让员工充分了解公司的愿景、战略和使命,坦诚的向员工征求现有绩效管理制度的问题、缺陷及改进方向,利用企业实施OKR的成功案例激发员工热情,从而建立OKR文化。
(2)在充分沟通的情况下依据工作实际在目标设置理论的指导下设立3-5个目标(O)。目标必须是在管理者与员工直接充分沟通后达成共识制定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例如人力资源部门在设定目标时不能是";我想让培训工作更好";,而是要提出";开发出两门培训课程";或";举行一场50人以上规模的素质拓展训练";之类的具体目标;目标要是有野心、有挑战的。如果1分为满分标准,达到0.6-0.7是理想情况,分数太低证明员工的效率和能力存在问题,分数太高也存在目标制定过低的风险。
(3)将目标层层分解,一般以季度为周期为每个O设立出3-5个与符的KRs。作为完成目标必须采取的行动,KR的制定要符合以下特点:必须是能直接实现目标的、必须是具有挑战性、敢创新的、必须是以结果为基础的、必须是和时间相联系的。KRs可以随着实际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4)对OKR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在O和KRs制定后,企业应组织负责人利用和调度企业资源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对KRs的完成程度进行客观打分,并在组织内汇报达成情况,帮助员工修正错误,持续改进。员工则需要在每个考核周期结束后给自己KRs的完成情况和质量打分,以此提高个人绩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