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金融控股公司(金控)

金融控股公司(金控)

目录

金融控股公司是什么

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简称金控,在日常实务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商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示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简称《监管办法》)的第二条中,为金融控股公司做了如下定义:“本办法所称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依法设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拥有实质控制权,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可以看出,该《监管办法》规定的金融控股公司应当控制从事银行、信托、保险的金融机构两种以上,若是控制两种同样业务的金融机构则不算是金融控股公司。定义中的“金融机构”包括:1)商业银行(不含村镇银行)、金融租赁公司;2)信托公司;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5)人身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6)金融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金融机构。“实质控制权”则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是否具有过半数的投票权和表决权、法律规定或者协议约定等实质性因素确认控制权。

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类型

(一)根据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特殊背景,按其控股股东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央企金融控股公司、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和民营金融控股公司三大类。其中,央企金融控股公司和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均为具有国企背景的金融控股公司。

(1)央企金融控股公司

央企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起步最早的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其主要依靠央企丰厚的资本优势,加之政策倾斜的有利条件,率先取得了各类金融牌照,成功控股多家金融机构,拥有了核心的金融资源,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央企原本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按其主营业务是否与金融业相关可细分为央企综合型金融控股公司和央企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

①央企综合型金融控股公司在发展成为金融控股公司以前的主营业务是金融业,其中以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以及国有五大行为主要代表,它们发展历史悠久,基本具有全金融牌照,市场认可度较高,金融业务较为齐全,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②央企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产业资本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与资金出借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加之传统融资方式成本较高,无法进一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而央企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将有利于传统产业资本型企业获取新的融资渠道,提高产业实体的融资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此外,央企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在降低产业资本型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实现产业集团与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

(2)地方金融控股公司

与央企金融控股公司不同的是,地方金融控股公司是由地方政府推动设立。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大多为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无实体产业支持,在非金融领域的布局较少,多为参股或控股金融子公司。其中银行、证券、信托资源最受地方金融控股公司重视,既可以帮助实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又可以通过获得投资收益增加企业现金流。在金融牌照上,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最受追捧,其在经济下行期通过帮助企业处置不良资产,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3)民营金融控股公司

民营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是由从事房地产、批发零售、贸易、互联网等行业的民营企业设立的。民营实体企业布局金融业,有助于发挥产融协同效应,加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提高整个企业的综合实力。随着民营实体企业向金融业战略转型的推进,其借助民间资本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大量控股或参股金融机构,建立综合性的金融控股公司,在增强整个企业综合实力的同时,也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此外,随着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以蚂蚁金服、腾讯为首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跨入金融领域,取得多个金融牌照,通过金融创新得到了飞速发展[1]

(二)根据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金融机构控股的金融控股公司,产业资本控股的金融控股公司,即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

(1)金融机构控股的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机构控股的金融控股公司,其母公司即为金融机构,母公司全资控股或者绝对控股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机构等。如中信集团、平安集团等。金融机构控股的金融控股公司其子公司之间业务互补性大,协同效应比较明显,同时由于母公司本身经营金融业务,子公司可以利用母公司品牌效应迅速占领市场。但其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控制难度较大,关联交易和风险传递的防范成本高。

(2)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

产业型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是实体企业,控制着较为雄厚的产业资本,母公司不开展金融业务,但是其控制着一些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子公司。如“德隆系”、“安邦系”等。这些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掌握着业务开展的执照。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通常是资本雄厚的实体企业,有充分的资金实力去参控股金融机构,一方面寻求战略部署,增加收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母公司自身融资便利,降低融资成本。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跨越两个行业,伴随的风险就是两个行业风险交叉传染,所以对于此类公司的监管应该是我国目前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2]

(三)根据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活动的不同的特点,其与控股子公司存在不同联系,金融控股公司可被分为三种类型。

(1)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来自于国外的概念,是指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不直接从事任何事业性的经营活动,子公司之间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体制。母公司仅仅只从事股权投资收益活动,以便全权掌控子公司的股份。集团公司的经营战略通过母公司股权投资等活动来进行贯彻。控股公司的母公司主要职能就是监督和管理子公司,做出战略决策,协调内部资源配置。我国的中信银行便属于此种类型。

(2)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本身从事至少一种金融业务同时支配子公司的经营活动。也就是说,金融控股母公司不仅拥有自己特有的经营领域,负责金融控股业务,同时,母公司还需要根据整个集团以及各子公司的经营计划来制定公司战略,并统筹协调集团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根据金融控股公司运营业务的不同,又将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非金融机构通过直接或间接控制金融机构来达到从事相关金融业务的目的。另一种是金融机构作为母公司出资设立金融类的子公司。

(3)管理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投资设立了若干个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关系,母公司将投资控股管理业务的管理权限下放给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管理。因此,这种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与被控股公司之间不存在严格的资本纽带[3]

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

(1)集团控股,联合经营。集团控股是指存在一个控股公司作为集团的母体,控股公司既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投资机构,也可能是以—项金融业务为载体的经营机构,前者如金融控股公司,后者如银行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等。

(2)财务并表各负盈亏。根据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控股公司对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在会计核算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报表的意义是防止各子公司资本金以及财务损益的重复计算,避免过高的财务杠杆。另一方面,在控股公司构架下,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子公司相互之间的责任仅限于出资额,而不是由控股公司统负盈亏,这就防止了个别高风险子公司拖垮整个集团。

(3)法人分业,规避风险。法人分业是金融控股集团的第二个重要特性,指不同金融业务分别由不同法人经营。它的作用是防止不同金融业务风险的相互传递,并对内部交易起到遏制作用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9月发布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金控办法”)中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阐释,可以将其归为以下五类:(1)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治理结构、战略决策等变动引发企业内部治理的风险。金控办法中明确提出金融控股公司应当完善企业风控组织架构,对控股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进行全面的风险管控,有效识别、监测、评估金控公司的总体风险情况,并建立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例如,“德隆系”在缺乏主业良好经营业绩的支持下,通过在资本市场大量买卖股票赚取差价资金,向金融业等多个领域投资布局,最终引发德隆系股价的崩盘。这种激进的投资方式反映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风险问题。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除了共同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外,更多的体现在企业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以及网络舆情的影响。金控办法明确提出金融控股公司应当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加快建设企业风险应急处置机制,降低金融控股公司市场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泛海控股海外地产存货出现一定的减值迹象,同时企业中票违约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广泛的负面舆论影响,这都为泛海控股带来较为严重的市场风险。

(3)负债风险

负债风险是企业在进行投资、筹措资金的过程中积累的债务风险。金控办法指出风融控股公司应当建立资本补充机制,在控股金融机构面临巨额债务危机时,应及时予以援助,防止控股机构资金链断裂。同时,还应当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保持债务规模和期限结构相匹配,依法发行合格资本工具,防范化解金控公司的负债风险。例如,“德隆系”在进行投资活动时,多通过短期融资渠道获得资金,但受到被投资领域回报周期较长的影响,这种融资方式直接引发了企业债务到期无法偿付的危机,导致资金链断裂。

(4)传染风险

传染风险是金融控股公司区别于单一金融机构所特有的一种风险。传染风险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内部传染,母子公司之间和子公司之间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和内部交易网络进行集团内部的风险传染。金控办法明确规定,金融控股公司应当建立贯穿企业内部的风险隔离机制,包括母子公司间、子公司之间的风险隔离机制,对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关联交易、风险传导进行严格把控,防止风险在企业内部扩散。例如,“明天系”通过对包商银行的股权控制,借助内部交易网络,套取巨额资金,最终导致包商银行资不抵债,被国家相关部门接管。(5)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因遇到法律纠纷、违规操作时引发的风险。法律风险并不是单独产生的,它是在企业其他风险严重违反监管要求的情况下产生的。金控办法明确规定金融控股公司对所控股金融机构造成的重大风险或风险隐患,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德隆系”掌舵者唐万新是斯太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该公司2020年因重大违法事件被强制退市,引发了极为严重的法律风险[1]

全球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模式

根据目前世界各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模式特征来看,主要分为产融结合型、全能银行型、经营型、纯粹型。

(1)经营型主要以英国汇丰集团为代表,单一金融机构通过股权的形式控股其他类型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不同金融业务在不同法律实体经营,金融监管相对隔离;

(2)产融结合型具备产融高度结合的特点,可有效将金融业态与实体经济实现有机结合,产融结合型主要以日本的三菱商事(MitsubishiCorporation)为代表,主要以规模较大的实体企业或财阀为后盾,形成实业与金融高度股权交叉的“链式作战”模式;

(3)纯粹型主要以美国花旗为代表,金控集团总部为控股平台,负责金控集团整体战略规划和统筹管理,不经营业务成员企业负责具体金融业务的经营。

(4)全能银行型、经营型、纯粹型与产融相对隔离,主要通过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全能银行型主要以德国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为代表,通过单一银行架构下不同事业部经营不同种类金融业务,实现各金融牌照的相互协同;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

(1)国有专业银行体系初步建立时期,1979-1984年在初步建立时期,国有专业银行占有一席之地,发展规模较大,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就较为薄弱。伴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限制,该时期的金融业发展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大规模运作,业务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单一。

(2)混业经营时期,1985-1993年在混业经营时期,我们原有所定义的“金融控股公司”与之发展并不相吻合,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更偏向于“全能银行”。该时期的金融混业经营,主要是金融机构在利益驱动下的选择,传统的四大国有银行出现脱离人行为主的计划经济框架,逐步探索商业化运作。这种发展模式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所形成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打乱了原有的金融市场秩序,除此之外,在金融创新发展水平低下、金融监管能力较弱的背景下,非理性投资和投机比比皆是,最终造成了我国金融秩序在90年代初的混乱局面。

(3)严格的分业经营时期,1993-2005年为了应对金融方面的危机,我国从1993年到2005年开始实行了分业经营管理,这也是解决经济泡沫、金融秩序混乱的问题,确保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在1993年对证券业、银行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进行了严格监管。《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中央银行法》、《保险法》等一系列金融法规陆续被提出后,也确定了证券、银行、保险的体制架构。在此之后,由政府进行主导,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取代了混业经营体制。

(4)混业经营探索期,2005年至今我国在2005年之后分业经营开始出现了变动,混业经营逐渐显露出来。在政策方面开始有所放松,允许商业银行参股信托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还可以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从而逐渐形成了金融控股框架。但从本质上来看,目前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并不是单纯的混业经营模式,而是在由单一集团公司控股下的分业经营模式的一种创新[4]

金融控股公司有哪些

央企综合金融控股集团以传统的中信集团和光大集团为代表,其基本都具有全金融牌照,业务综合,市场地位高。

金融控股公司

央企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中石油资本、国网英大、招商局、五矿资本、华能资本、中粮资本、中国邮政、中海油、中航资本、华润股份、宝武钢铁、国电集团、中广核集团、中核工业集团、大唐资本等

金融控股公司

地方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国元金控、北京国资、渝富控股、甘肃金控、粤财投资、广西金控、宏泰国资、财信金控、河南投资、江苏国信、江西金控、四川金控、鲁信投资、山西金控、上海国际、泰达投资、浙江金控等


民营金融控股集团主要有泛海控股、锦龙股份、海尔金控、海航资本、瀚华金控、沙钢集团、联想控股、美的控股、复星高科、均瑶集团、宝能投资、九鼎投资、新湖中宝、新理益、新希望、万向控股、中植集团、苏宁易购、腾讯等

金控

参考资料:

[1]康雪.民营金融控股公司风险评估研究——以泛海控股为例[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21.

[2] 蔡杰. 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治理与防范[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9.

[3] 邱爽. 中央企业上市金控公司对集团资产配置影响研究——基于中航资本案例分析[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0.

[4] 黄熙程. Y金控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云南:云南财经大学,2020.

金融控股公司相关报告:

德勤: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解读:金融混业经营正式迈入新篇章(68页).pdf

普华永道:金控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48页).pdf

联合资信:2020年地方金控平台研究报告(25页).pdf

【公司研究】国投资本-深度研究:券商、信托同步发力打造央企上市金融控股平台-20201231(27页).pdf

腾讯控股2021年年报(63页).pdf

【公司研究】国投资本-深度研究报告:金控平台高效协同的探索者-210401(28页).pdf

【公司研究】顺丰控股-固本培元潜龙在渊-210622(25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娱乐营销
下一篇:戴德梁行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