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森林碳汇
森林碳汇包含于林业碳汇,在自然科学范畴内侧重吸收碳的物理特性,包括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缓和林木及其他植被的自然生长环境所受到的干扰,通过森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将大气游离碳固定在体内,创造了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具体来讲,森林碳汇是指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森林碳汇这一概念不仅有自然属性,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的过程,还有社会属性,形成的碳汇减排量参与市场交易。

2.森林碳汇的价值
(1)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的核心在于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它为价值作了具体的规定。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增加来看,自然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已经不存在,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大都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森林碳汇或者二氧化碳排放权。
(2)效用价值
效用即指商品的有用性,有人也称其为抽象的使用价值。“效用”使得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或同一商品的不同使用价值方面有了较为统一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说效用理论强调的是人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即根据消费者需求与否及其需求量的大小,决定某种商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有多大使用价值,这正是效用理论的核心观点。森林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具有广泛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具有全社会性、全球性和长时期性。
3.森林碳汇的市场化
作为生态效益的主要表现形式,森林具有吸收、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功能和作用。这种生态效益无疑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在没有市场机制调节的情况下,会使开展森林碳汇活动的资金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进而使森林碳汇的生产和供应缺乏应有的激励。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解决碳汇的市场化问题。市场机制调节下的碳汇活动,将成为林业建设投融资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为林业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开辟新的道路。
森林为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着生态、经济和社会服务,由于其生态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无法通过市场交换实行有偿使用。《框架公约》的实施及《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把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这一最大生态功能的无形服务有形化了。同时通过森林碳汇功能的市场化,可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链的自我连续,促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多元化局面的形成。
出于自愿行为或是依照《京都议定书》及其相关规则的具体规定,在市场上进行碳交易的买卖双方,互相买卖经核证后的碳信用额度或是投资进行增汇、减排活动,期望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各自的目标收益,这就形成了碳市场。森林碳汇市场是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演进过程与碳排放市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受其影响。
以上梳理了森林碳汇的定义及价值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林业碳汇是什么?怎么交易?碳交易市场林业碳汇项目一览
什么是蓝色碳汇?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CIECC:碳交易与林业碳汇开发解析(2022)(38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