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动驾驶战略
2016年3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十三五目标: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有驾驶辅助功能(1
级自动化)的智能网联汽车当年新车渗透率达到50%,有条件自动化(2级自动化)的汽车的当年新车渗透率为达到10%,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全面推广建立基础。
2017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汽车DA(驾驶辅助)、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新车装配率超过50%,网联式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达到10%,满足智慧交通城市建设需求。到2025年,汽车
DA、PA、CA 新车装配率达80%,其中PA、CA级新车装配率达25%,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2017年7月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和配套,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形成我国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成能力,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模式。
2017年12月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委《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到2020年,初步建立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2017年12月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意见》和《细则》正式为北京地区的自动驾驶测试活动提出了管理规范,也是国内首个相关规范。
2018年12月工信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
2020年2月发改委、网信办、科技部等《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
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实现市场化应用;展望2035到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2020年8月海南省工信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海南省智能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内第一个提出对省外封闭测试结果认可、第一个省级办法中允许有条件开展高速公路测试。
2020年11月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
2021年1月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明确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主体、安全员及车辆要求,规范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申请和审核流程。
2021年2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标准委《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构建包括智能交通基础标准、服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等在内的标准体系,指导车联网产业智能交通领域的相关标准制修订。


数据来源:《电子行业:自动驾驶驶入快车道车载摄像头迎来 量价齐升-210705(36页).pdf 》
文本由@-YANYI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精选】2021年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报告(50页).pdf
【研报】华为重塑自动驾驶格局智能化成行业竞争新焦点(12页).pdf
各国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梳理,相关扶持政策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