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5日下午长春高新收盘跌停!报276.5元/股!为何长春高新就直接跌停了?
此前,新华社发布“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其中提到““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太焦虑了”,有生长激素企业5年收入增长逾4倍”矛头直指生长激素,提醒滥用增高针带来的诸多副作用,这一文章使得本来股价走向本就并不“漂亮”的长春高新再次受到重击。8月5日长春高新低开,收盘直接跌停!

熟悉长春高新的人应该都知道,长春高新是国内生长激素行业的龙头。2020年,长春高新生长素业务收入58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67.7%、净利润27.6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90.6%!可以看出,生长素业务对于长春高新来说是极其的重要!
早盘,长春高新股价短暂打开跌停,之后,再度封上跌停板。午后,长春高新再度被撬开跌停,临近收盘,再度封死跌停。
截止8月5日收盘,长春新高跌停,股价276.5元/股,市值1119亿元,成交金额74.79亿元。

回到实际上的问题,那么“增高针”就真的有问题吗?
2021年8月4日,有人在长春高新互动平台上提问“新华视点文章指出,近年来,医学上主要用于矮小症的“增高针”治疗悄然兴起。请问公司怎么理解这篇新华社文章?目前公司怎样做到生长激素规范使用?”
长春高新2021年8月5日回复“您好,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生产经营,生长激素属于处方药,国家对于生长激素的销售有《药品管理法》、《反兴奋剂条例》等严格的法律法规要求,相关产品均销售至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医疗机构;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执业医生应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对于生长激素产品的使用,医生需进行包括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一系列严谨的检测项目后方可根据具体情况及病种临床要求开具处方。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对此金赛药业制定了《药物警戒系统管理规程》,并设立专门的机构人员,制定相应流程从多途径主动收集公司产品的安全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在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持续监测产品安全。
同时,生长激素具有超过60年的使用历史,经过了国内外几十年临床应用,充分证明了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谢谢!”
就此来看,生长激素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对此有股民发表看法:“一个已经在国际上通用60年的产品,在完全合规的渠道应用,本着患者自愿原则治疗,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就因为官媒这么担忧的一表态,股价蒙受跌幅,也是市场担心政策收紧,而做出的反应罢了。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集采的利空基本已排除,距离5月份高点跌去46%,显然有些错杀的因素在。今天爆量烂跌停,是“不破不立”还是新一浪下跌的开始,只能由市场给出答案了。”
文本由@-YANYI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公司研究】长春高新-深度研究:生长激素龙头疫苗板块未来可期(29页).pdf
2021年长春高新公司生长激素市场潜力及竞争优势分析报告(12页).pdf
【精选】2021年生长激素市场规模与长春高新公司业务布局分析报告(28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