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造车势力竞争力分析
从现有车型的性价比、以及销量爬坡趋势来看,造车新势力明显优于德系/日系等传统车企;可以分别从造车理念、行业特征两个方面,对造车新势力(vs.大众/丰田、以及BBA)进行竞争力分析比较。
1.造车差异理念比较
(1)在研发周期方面,传统车企的新车研发周期约24M-36M;其中,豪车车企约36M+(vs.造车新势力约12M-24M)。
(2)在车型规划方面,当前除大众MEB平台之外,其他传统车企的大部分纯电动车型均为油改电产品(电子电气结构差异等)。
(3)在成本控制方面,纯电动车型的BOM成本较高(三电系统vs.发动机,预计当前或比传统燃油车型的BOM成本高约人民币5+万元,取决于电池容量)。
2.行业特征差异比较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德系的优势聚焦于发动机/机械四驱等,日系的优势聚焦于油电混动/节油减排等;但从行业发展来看,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未来主要趋势。

二、国内新造车势力主要品牌
1.蔚来汽车: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李斌曾是易车网创始人。蔚来致力于通过智能电动汽车,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与创新性的补能方案,打造愉悦的用户社区。蔚来品牌定位高端,通过极致的用户服务体验收获了众多客户与粉丝。

2.小鹏汽车:成立于2015年,创始人何小鹏、夏珩、何涛。来自互联网、汽车制造的创始团队塑造了小鹏汽车独特的DNA,小鹏自成立之初就主打“科技”+“智能”的标签,致力于通过数据驱动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迭代进化。
3.理想汽车:成立于2015年,创始人李想先后创办泡泡网、汽车之家,创业经历丰富。理想汽车高度关注用户全生命周期范围内不同用车场景下的痛点,其首个出行创业项目SEV项目(低速电动车)致力于满足用户介于两轮电动车和汽车之间的用车需求,后续的理想ONE则聚焦于解决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焦虑痛点、满足家庭用户的用车需求。
三、市场布局
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6月份,中国纯电动汽车渗透率达到10.5%,首次超过10%,预计当新能源渗透率超过10%时,意味着用户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达到质变,接下来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会以更快速度增长。据乘联会,2021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达到30.4万辆,渗透率已达到20.1%。

凭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造成势力2021年销量迅速增长,但目前依然面临销量规模小,车型数量较少的问题,新势力欲凭借智能新能源市场的先发优势,尽快扩大规模,放大优势,产品推出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
1.2021年2月,合肥市人民政府与蔚来签署深化合作的框架协议,蔚来与合肥政府合作规划建设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NeoPark),整个产业园规划产能100万辆/年,年产值5000亿,电池产能100GWh,蔚来将成为首批入园的企业。2022蔚来年将推出3款NT2.0平台车型,其中包含一款售价较低的蔚来车型,同时成立全新品牌,定位主流大众市场。并坚持代工生产模式。
2.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迭代加速,更长远的基于下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平台的XPilot4.0将覆盖更广泛的驾驶场景,用户对智能辅助驾驶的粘性将进一步提高。从2023年开始,小鹏每年将至少推出2~3款全新车型,所有新车型都将搭载XPilot4.0系统。小鹏汽车目前拥有David和Edward两个平台,其中David平台对应2600~2800mm轴距(小鹏G3和P5车型),Edward平台对应2800~3100mm轴距(小鹏P7),除此之外,小鹏已经投入开发另一个新的平台。且小鹏汽车生产方式由代工逐渐转变为自产。

3.理想汽车认为,任何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案至少需要跟燃油车补能一样便捷高效,且具有商业化落地的可行性。基于以上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因素,理想汽车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1)增程式电动解决方案;2)高压纯电动解决方案。

理想正在投资开发下一代增程式电动平台(X平台)和两个高压纯电动平台——Whale平台和Shark平台(Whale平台主打空间,Shark主打性能)。从中短期来看,理想汽车还会在增程式电动车加大投资,增程式作为从燃油车到纯电动的过渡,用户既可以体验到纯电动的驾驶体验,又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便捷补能,对培育电动车用户、解决行业痛点来讲,是一种合理巧妙的过渡方案,但从长期来看,纯电动时代必将到来,理想也在加大高压纯电的研发投入,在2023年也将推出高压纯电动汽车。

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
信息来源:
《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研究系列造车新势力距盈利还有多远-21093020页》
《造车新势力行业深度报告:智能电动新势起万类霜天竞自由(45页).pdf》
推荐阅读
《小鹏汽车-首次覆盖:造车新势力自动驾驶急先锋-210715(15页).pdf》
《2022年汽车智能化产业趋势及造车新势力科技公司布局研究报告(37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