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场参与主体的性质,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主要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1、个人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又被称为散户,他们是以个人的名义开立账户,并将个人合法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这类投资者是我国证券市场最广泛的投资者,在收入水平偏低的时候,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投向一般是银行储蓄存款,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都有了变化,更注重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证券市场无疑成为个人投资者最热衷的投资场所。

个人投资者的主要投资目标是追求高收益,当然他们的首要目标是本金安全,更加追求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只有本金安全,才能获取盈利。证券市场上有多种多样的符合本金安全保障的有价证券,如政府债券、优质企业债券等等,这些债券基本上具有变现能力强、本金偿还有保障、价格稳定且能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仅仅追求本金安全,并不能满足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他们期冀获取高额利润,快速盈利,而股票恰恰具有价格起伏较大,这种高风险、高回报、成长潜力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成为个人投资者最热衷的投资标的。
当然,有些资本雄厚的大的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大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从而达到参与决策管理,甚至操控这家公司的目的。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散户投资者而言,股票仍被当做一种有价金融商品来买卖,主要用于投机,而忽略了股权本身的意义。
2、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是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如养老基金、社保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往往掌握了比个人投资者更多的资金、信息和人力,更加注重投资的安全性而不是投机性,他们可以通过建立资产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也具有较强大的投研团队,因此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力比个人投资者要大的多。
企业
企业作为证券市场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投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将自己闲置的资金,进行配置,投资于证券市场以获取收益,另一个则是通过增持股票参股、控股某上市公司,实现企业间的战略性并购,扩大业务范围。
因此,企业证券投资的特点表现为长期投资,持有某只股票以后,不会在短时间内转手或出售,而是长期持有,以便享受股东或债权人的权益,很少受短期股价波动的影响。
银行等金融机构
投资于证券市场的金融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证券经营机构和中介机构,一类是银行、保险等。
证券经营机构是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他们通过自营资金和运营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既注重盈利性,又配合着证券主管机构,稳定市场行情。他们资金规模大、信息灵通、交易额较大,因此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大。
而银行、保险公司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主要特点则体现在安全性、流动性的首要要求上,投资比较保守。
关于证券市场的构成要素你都了解了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了解。
推荐阅读
香港证券市场发展史,发展历程一览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时间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一览
什么是证券型通证?一文读懂证券型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