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以“引-育-留-用”四字诀激活乡村医生队伍“一池春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山县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以“引-育-留-用”四字诀激活乡村医生队伍“一池春水”.pdf(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兴山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民族团结和平使者王昭君的故乡,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兴山县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县城”等殊荣,基本县情可概括为“六县”:鄂西山区县、资源丰富县、库区移民县、革命老区县、飞地经济示范县、交通枢纽县。兴山县鄂西山区县。国土面积2328平方公里,90%是山区,基本地貌“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园”。资源丰富县。库区移民县。为服务三峡工程建设,搬迁了1座县城、2个乡集镇,移民3.4万人。革命老区县。兴山是巴兴归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贺龙元帅曾带领红三军在兴山战斗过。飞地经济示范县。
2、依托县属国企兴发集团(股票代码600141,是世界上最大的六偏磷酸钠和中国最大的三聚磷酸钠生产企业,中国企业500强排名399位),与周边地区合作共建飞地园区,在宜昌猇亭、宜都等地形成规划总面积2万亩的飞地工业园区。交通枢纽县。依托两条高铁、两条高速、香溪水港和通用机场,正全面融入北上广深4小时、重郑武西2小时、宜襄万荆1小时的“124”新朋友圈,成为国家战略中连接长江经济带武汉城市圈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兴山兴山县通县通用机用机场场(拟(拟建)建)基本情况:山区乡村医疗之困与破局之策地理位置与人口分布兴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之称,国土面积2328平方公里,辖
3、8个乡镇、9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5万人,典型的山大人稀,村居分散,交通不便,基层医疗资源短缺曾是制约健康乡村建设的“痛点”。这种地理环境使得医疗资源难以有效覆盖,村民获取医疗服务的成本较高。01基本情况:山区乡村医疗之困与破局之策全县共设92个村卫生室(社区医务室)。2017年前,全县100余名乡村医生平均年龄55岁,60岁以上59人,45岁以下仅27人。大多为原赤脚医生转岗而来,全部为中专及以下学历,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仅3人,年人均收入不足3万元。01基本情况:山区乡村医疗之困与破局之策村医队伍老龄化、低学历、待遇低、发展空间窄等问题交织,导致村医队伍陷入“招不来、稳不住、干不好”的
4、困境。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效不高,群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村卫生室曾长期面临“引才难、留人难、服务提升难”的困境,一度出现后继无人的窘况。01基本情况:山区乡村医疗之困与破局之策“基层不强,健康不牢。”面对这一困境,2022年兴山县委、县政府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列为“健康兴山”的“一号工程”,主要领导带队深入调研,召开专题会议5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大学生村医定单定向委托培养措施,从培养、聘用、晋升、待遇等维度破题,构建起“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01基本情况:山区乡村医疗之困与破局之策“引”字当头,构建聚才“强磁场”“
5、育”字筑基,打造成长“孵化池”“留”字暖心,筑牢保障“安心巢”“用”字增效,激活服务“新动能”人才是第一资源,基层医疗的振兴,首先要解决人才是第一资源,基层医疗的振兴,首先要解决“人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的问题。的问题。破解破解“谁来守护谁来守护”的叩问,我们开出的叩问,我们开出“订单培养订单培养+银龄返聘银龄返聘+派遣管理派遣管理”的复合药方,构建多元化引才路径。的复合药方,构建多元化引才路径。(一)(一)”引引”字当头,构建聚才字当头,构建聚才“强磁场强磁场”兴山县自2014年起实施大学生村医订单定向培养工程,与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合作,选择本地有意愿的高三毕业生开展委托培养,全额补贴学费,每月
6、发放生活补助(500元/月),签订服务协议(在村卫生室服务不得低于5年),承诺“毕业即到岗、到岗即扎根”。目前累计委培大学生村医118名,其中82人在村卫生室岗位,15人进入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疗机构岗位,21人在校。这些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孩子带着对家乡的热爱重返故土,成为“带不走”的健康力量。1.订单培养“造血”(一)“引”字当头,构建聚才“强磁场”兴山县对退休老村医“惜才爱才”,充分发挥老村医“余热”。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医疗服务好、群众满意度高、身体条件允许的退休村医和医疗机构退休执业(助理)医师,实行“一年一聘”制度返聘到村卫生室工作。71名老村医重返岗位,成为基层医疗的“定海神针”,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