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版:李铁钢-广州市以“四联动”为依托探索打造“家医-家床-医养”三位一体服务模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享版:李铁钢-广州市以“四联动”为依托探索打造“家医-家床-医养”三位一体服务模式.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瞄准“三满意”探索打造“家医-家床-医养”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思考家庭病床要着力解决三满意科室名称科室名称时间时间总费用总费用(元)(元)治疗费治疗费(元)(元)检查费检查费(元)(元)材料费材料费(元)(元)化验费化验费(元)(元)巡诊费巡诊费(元)(元)医疗小计医疗小计(元)(元)药品小计药品小计(元)(元)次均费用次均费用(3 3个月)个月)(元)(元)次均自付次均自付(元)(元)家庭病床家庭病床(职保4200/床次;居保3000/床次)2023 2023 508370508370(建床(建床326326、撤床撤床234234)241211241211(47.5%47.5%)3267 326
2、7 1860418604(3.66%3.66%)37474 37474(7.3%7.3%)70999 70999(13.9%13.9%)379026 379026 129345129345(25.4%25.4%)217221722782782024 2024 14073581407358(建床(建床507507、撤床撤床506506)713370713370(50.7%50.7%)7554 7554 32101 32101(2.28%2.28%)8246482464(5.86%5.86%)166962166962(11.8%11.8%)1016832 1016832 390526390526(
3、27.7%27.7%)27812781263263感受1家庭病床起步难,但一定要走出第一步 冒着酷暑,走村串巷,入户走访,了解需求,加强与居民和村委的沟通,进行政策宣讲。运作之初,因为居民理解度、信任度不高,加上疫情影响,工作推进缓慢,面临不少的困难。以“优质服务方便患者、想患者之想、为患者排忧解难”为抓手推进工作。大家统一思想,制定任务目标。及时为有需要的患者落实家庭病床上门评估、建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等措施,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感受2政策支持是重要解题手段 l 上门服务费自主定价l 职保4200/床次(90天);居保3000/床次(90天)l 一类绩效二类管理定期上门巡诊、送药、
4、指导药物治疗、指导护理治疗,已开展褥疮护理、糖尿病足护理、留置尿管护理、膀胱冲洗、留置胃管护理、留置腹腔引流管护理、腹腔冲洗、大型手术术后伤口换药护理等、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人文关怀。感受3着眼大局是家庭病床的支撑点 l提升了家庭医生的社会影响力l服务一个人,影响一家人、一栋楼l业务引流助力基层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感受4中医适宜技术在家庭病床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感受5集约化设备和智能化穿戴设备在家庭病床中大有可为 推广“红棉照护、智慧养老”项目,通过对老年群体发放可穿戴设备,进行健康监测和管理,将慢病健康管理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广州家医十条助力居家医疗服务再稳步向前 10智慧化建设赋能家庭医生签约便捷
5、、可感广州社区通搭建直接面向市民的在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用,并对接到“穗好办”“健康通”小程序。以粤基座“电子签章”为可信基础,打通医保结算,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累计签约517.3万人次签约服务包配置市民小程序端签约解约续约履约在线咨询 基层卫生人口信息库常住人口其他人口死亡人口 基层卫生人口专题库学生库老年人口库高血压患者库糖尿病患者库l 按“粤平安”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人口信息数据要求,搭建全市基层卫生人口信息库,目前已形成超6000多万条人口数据并持续更新。市综合人口信息库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市妇幼信息系统省死因登记系统教育局学籍系统市肿瘤登记系统市疾控
6、公卫系统l 提供人口信息查询接口服务,主要为业务系统提供相对准确的居住地址信息。外配处方流转突破家庭医生开药难题l 为慢性病患者提供4-12周长处方服务。l 一类门特外配处方流转服务,大幅提升基层的开药品种,并明确外配处方流转药品不纳入对基层的集采、基药、药占比等相关考评范畴,打消基层顾虑。按人头付费结余留用正向激励家庭医生签约积极性三优先模式赋能家庭医生社区粘性优先挂号、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双向转诊进一步优化几点思考家庭医生:l 家庭医生签的是服务,不是某个医生l 家庭医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