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杨志勇-锚定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目标 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杨志勇-锚定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目标 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握指成拳的合力强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形成了县域一盘棋、管理一本账、服务一家人,切实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卫健牵头部门协同融合运营目 录基本情况第一部分建设举措第二部分建设成效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基本情况滦州市位于唐山市东部下辖:14个镇(街)、504个行政村、29个居委会,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总人口52.01万。现有公立医疗机构478家,其中:二级医院2家、镇(街道)卫生院12家、分院3家、集体产权村卫生室441家、社区卫生站1家、小区卫生站19家。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把医
2、共体牵头医院打造成服务群众的“中坚力量”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要求紧紧锚定维护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目标把镇街卫生院打造成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把村卫生室(站)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把乡村医生培树成值守在基层末端的“一线触角”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及3951名医护工作者的接续奋斗,基本实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公立医院促发展、医务人员受激励、卫健事业上台阶”的目标。1连续4年被评为河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进县;2连续3次被评为河北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32023年,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42023年,被评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示范县”;52023年,被省卫健委评为“基
3、本公共卫生服务医防融合省级示范区”。第二部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举措1.党委政府统筹谋划,构建高效运管体系2.锚定四项建设目标,凝聚强大服务合力3.着力抓实五个统一,强化提升内部管理4.实施九大提质工程,倾心服务群众健康5.聚力落实四项保障,改革红利惠及群众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考察,亲自审定方案。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审定通过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书记、市长任主任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 筹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医共体规划建设医共体队伍建设医共体绩效考核医共体投入保障医共体运行监管二是优化管理模式。开展各项工作2个医共体主要负责人任副书记
4、卫健局党组书记任书记确保医共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设委员3名纪委书记1名 方向不偏 目标明确成立医共体党委三是重塑组织体系。滦州市人民医院7家卫生院278个村卫生室20个小区卫生站“1+7+298”运管体制滦州市中医医院5家卫生院163个村卫生室“1+5+163”运管体制2个医共体四是创新运管体制。本着“联建共享、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结合服务人口、医疗机构情况,组建由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分别牵头的2个医共体。2个医共体规范市、镇、村3级接诊责任边界明确分级诊疗定位总院长1名副院长3-5名一是夯实“责任共同体”。规定与各卫生院、村卫生室(站)的责任、权力和义务。明确市、镇、村3级医
5、疗卫生机构在疾病诊疗、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方面的功能定位。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分类就医格局。形成“统一目标引领、内部分工明确、三级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规定责任权利义务明确功能定位构建就医格局形成责任体系二是落实“管理共同体”。统一人员管理定期开展质量控制“统一管理、分户核算”原则保持原体制、法人“两不变”,统一人员管理使用。确保原渠道足额安排补助资金并拨付给医共体牵头医院,对成员单位定期开展财务分析。推动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抓实“行政、人事、财务、资产、服务”统一管理医共体内部实行理事会制度和理事长负责制,每年定期召开理事会,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三是打造“服
6、务共同体”。严格落实双向转诊标准和规范,进一步落实信息互联互通,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全方位构建统一协调、分工明确、转诊有序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格。2023年,累计组织各成员单位巡回义诊达556次,受益群众达6.8万余人次;随访管理病人5200余人次,为基层群众体检9.6万余人次。四是形成“利益共同体”。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为契机,不断加强与上级医院的联系与沟通,引入京津优质专家技术资源和管理专家团队,带动提升诊疗能力。探索实行“总额预算、结余留用”的医保打包支付方式改革,由2家牵头医院依据医共体医保资金分配方案进行考核,医保局结合考核结果将医保资金拨付医共体成员单位。一是统一行政管理。研究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