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旅酒店-公司首次覆盖报告:上行周期估值差异有望收窄-230702(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旅酒店-公司首次覆盖报告:上行周期估值差异有望收窄-230702(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Title 评级评级:增持增持(首次覆盖首次覆盖)市场价格:市场价格:19.19.0505 元元 分析师:皇甫晓晗分析师:皇甫晓晗 执业证书编号: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1040001 Email: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张友华:张友华 Email: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基本状况 总股本(百万股)1,119 流通股本(百万股)1,117 市价(元)19.05 市值(百万元)21,314 流通市值(百万元)21,271 Table_QuotePic 股价与行业股价与行业-市场走势对比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
2、该股票比例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Table_Finance1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百万元)6,153 5,089 8,243 9,103 9,572 增长率 yoy%16%-17%62%10%5%净利润(百万元)56-582 738 1,140 1,357 增长率 yoy%111%-1146%227%54%19%每股收益(元)0.05 -0.52 0.66 1.02 1.21 每股现金流量 2.06 1.33 2.20 2.01 2.35 净资产收益率 0%-5%7%9%10%P/E 382.8 -36
3、.6 28.9 18.7 15.7 P/B 1.9 2.0 1.9 1.8 1.6 备注:股价选取日期为 2023/06/30 报告摘要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2020-2022 年,首旅与其他酒店龙估值差异扩大,这主要是年,首旅与其他酒店龙估值差异扩大,这主要是疫情放大了疫情放大了首旅与其他头部酒店公司之间成长性的差异。而随着行业上行周期到来,首旅与其他头部酒店公司之间成长性的差异。而随着行业上行周期到来,前期被前期被放大的差异将有望再度缩小,首旅标准店增长放大的差异将有望再度缩小,首旅标准店增长情况有望改善,前期压制估值的主情况有望改善,前期压制估值的主要因素减弱,带来阶段性投资机会
4、。要因素减弱,带来阶段性投资机会。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2.4、91.0、95.7 亿,增速分别为 62.0%、10.4%、5.1%;归母净利润 7.4、11.4、13.6 亿,增速分别为 226.8%、54.4%、19.1%。随着行业周期的上行,一方面其业绩有可能在当前盈利预测基础上超预期;另一方面随着开店数量的提升,可能迎来估值差异的修复。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首旅在当前酒店行业中的配臵性价比较高,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疫情期间:龙头成长性决定估值差异。疫情期间:龙头成长性决定估值差异。20
5、20-2022 年,市场投资酒店的核心逻辑在于,行业底部能够逆势扩张的酒店企业更能够享受疫后上行周期弹性,市场关注开店的数量和质量。但首旅酒店在疫情期间新增供给主要为云酒店,单间酒店利润贡献更少,其主要利润来源的标准店数量增长进入调整期,这是造成其与其他酒店龙头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造成首旅标准店增长困境的原因既有现实因素也有历史原因。造成首旅标准店增长困境的原因既有现实因素也有历史原因。历史原因看,主力品牌如家系产品成立较早,疫情期间更早步入代际转化期,关店数量增加。现实原因看,行业下行周期加盟商开店意愿逐渐弱化,更考验连锁品牌的开发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而疫情后这两个因素均弱化,而疫情后这两个因
6、素均弱化,估值估值差距差距有望缩小有望缩小。一方面,进入 2023 年,首旅产品线基本上渡过了更新迭代周期高点,关店数量有望下降。且其标准店的结构已有较大升级,产品丰富度上较疫情前提升。另一方面,上行周期将催化行业连锁化率提升,相对于其他非头部连锁品牌,首旅在流量规模上仍然具备领先优势,其开店难度小于非头部品牌。前期压制标准店增长的两大原因在疫情后均弱化,有望催化首旅与其他龙头估值差异缩小。此外,管理效率和软品牌并非估值差距主因。此外,管理效率和软品牌并非估值差距主因。部分投资人担心估值差距来自锦江管理改善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首旅的软品牌战略。我们认为,这两者均非估值差距主因。原因在于:疫情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