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

目录

智慧社区是什么

1992年,圣地哥大学研究发现,政府、经济主体等组织面对迅猛发展、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已经不能够运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应对了,“智慧社区”因此应运而生。1998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艾伯特.戈尔脱离单个国家,面向全球提出整个地球都不是封闭的,是可以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方向进行感知和描述的,是一个数字化的地球。2008年,IBM陆续提出了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理念。

在我国,智慧社区的概念提出相对较晚,直到2014年,在《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文件中,提出“智慧社区”是指通过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方式,整合社区现有的各类服务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及生活互助等多种便捷服务的模式。从应用方向来看,“智慧社区”应实现以智慧政务提高办事效率,以智慧民生改善人民生活,以智慧家庭打造智能生活,以智慧小区提升社区品质的目标。

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指南》[1]指出,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以社区的智慧化、绿色化、人文化为导向,融合社区场景下的人、地等多种要素,以社区居民公共利益为核心,促进社区居民交往互助,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多样资源,提供面向政府、物业、居民和企业等多种主体的社区管理与服务类应用,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的一种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式。

智慧社区的特点

(1)科学管理。智慧社区主要是通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原有的社区管理方式和办事流程,在提高社区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居民对智能化、精细化服务的体验感;

(2)智能感知。智慧社区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其中既包括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也包括人与物之间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联系,以增强服务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3)以人为本。这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意味着建设要始终围绕居民对服务的需求,对症下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的高质量的社区服务;

(4)定向服务。智慧社区利用智能技术手段,通过研究海量的信息,找到隐藏在信息背后的内在联系,分析出社区居民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取向,以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作为其追求的目标。

智慧社区的构成

智慧社区包括基础环境、基础数据库群、云交换平台、应用及其服务体系、保障体系五个方面。

(1)基础环境∶基础层主要包括全部硬件环境,如家庭安装的感应器,老人测量身体状况的仪器,通信的网络硬件,如宽带,光纤,还有用于视频监控的摄像头,定位的定位器等。

(2)基础数据库群:基础数据库包括业务数据库、传感信息数据库、日志数据库、和交换数据库等四大数据库。

(3)云交换平台:云交换平台主要实现各种异构网络的数据交换和计算。提供软件接口平台,或提供计算服务或者作为服务器。

(4)应用及其服务体系:应用服务体系包括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系统、应急呼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智能感应系统、门禁系统、远程服

务系统等,由这些系统完成为社区各类人群的直接服务。

(5) 保障体系∶保障体系包括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从技术安全,运行安全和管理安全三方面构建安全防范体系,确实保护基础平台及各个应用系统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抗抵赖性、可审计性和可控性。

智慧社区建设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指南》,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根据社区居民最关注、最迫切的需求,打造典型智慧社区业务场景,推动智慧社区全业务场景发展,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社区智慧化服务,增加居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使居民发自内心地认同、接受、支持并参与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社区长效发展的必要条件。围绕社区业务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的常见场景如图所示。

智慧社区

(1)政务:社区“政务”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促进社区治理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同时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办”。智慧社区“政务”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政务服务、智慧党建、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梯控、网格信息管理、智慧社区矫正等。

(2)商务:智慧社区“商务”集成线上线下商业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加优化的一站式服务,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智慧社区“商务”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数字便民生活圈、智能快递柜、垃圾分类回收、共享场地、社区创客空间等。

(3)服务:智慧社区“服务”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传统社区服务进行理念和形式上的不断创新,逐渐形成的数字化和线上化服务和应用模式。智慧社区“服务”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智慧物业、智慧医疗健康、智慧停车、智慧充电桩等。

(4)家务:智慧社区“家务”是在传统社区“家务”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以往的“家务”处理流程进行再造与优化,提高传统家务服务效率,促进邻里关系和谐,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幸福感。智慧社区“家务”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邻里交往、智能家居、智慧节能、家政服务、居家养老等[1]

智慧社区建设的意义

(1)于企业而言,建设智慧社区可以通过智慧物业管理平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的物业内部管理模式。以";wi社区智慧社区管理服务云平台";为例,实现对员工的系统管理,提升人工效能。物业可通过PC端后台与员工移动端进行信息化的工作沟通,系统通过员工手机APP,实现工作任务管理、业主信息及费用查询、远程抄表、巡更管理等一系列物业工作,对每个物业员工实现科学管理。并通过平台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完美实现小区各类数据报表系统化统计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切实可靠的运营依据,提升物业企业管理效率。

智慧社区

(2)民生方面,建设智慧社区,可解决社区间交流闭塞的问题,为邻里间社交提供交流的渠道,营造社区生活氛围,提升居民居住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建设智慧社区,可通过对接居家养老平台实现居家养老,与周边商家、机构进行合作,为社区内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实现社区增值收益,同时解决社区养老难题,助力政府、机构向智慧城市的目标加速迈进。

(3)在社区服务方面,通过建设智慧社区,可以打破物业与业主之间的沟通闭塞障碍。业主可以通过移动端APP,实现在线缴费、及时接受通知公告、社区建议、报事报修等功能,便利业主的同时,也为物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另外业主端还有便民服务、社区商圈、社区活动、养生娱乐、手机开门等功能,解决社区业主生活上的需求,提升物业口碑及满意度[2]

智慧社区

绿色智慧社区

绿色智慧社区要以绿色为目的、智慧为手段,在社区生命期内,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角度,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社区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社区。绿色智慧社区是智慧社区发展的全新探索,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社区治理和服务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绿色智慧社区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立足社区实际,整合社区内外资源,通过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服务和治理水平,增强社区便民、利民服务能力,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1)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广泛覆盖,社区基础设施绿色、节约、集约、智能发展。

(2)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党建引领社区政务服务能力和效率全面提升,社区安防和治安管控智慧化,基本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

(3)建立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社区居民方便快捷地享受社区各类公共服务,建成多元化、多层次、智能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4)创建便民利民社区服务模式:便民利民服务覆盖社区所有居民,服务便利化、精准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模式。

(5)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以“绿色”为核心,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维,为社区绿色建设发展提供指引[3]

国外智慧社区成功案例

(1)韩国智慧社区建设案例

韩国的智慧社区建设包含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韩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早,在2008年,韩国提出U-City的概念,在整个城市中以网络为中心,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务,并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韩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导,将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规划到统一发展战略上。在首尔等多个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初期,韩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城市的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中,在整个城市的楼宇建设、家居建设、交通建设、医疗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全市民提供在线医疗、办公、教育等各方面服务,方便了市民的生活。韩国的U-City理念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公共服务,涵盖的领域更广,更好的满足居民多方面的需求。

(2)美国智慧社区建设案例

美国是最早提出智慧城市的国家,也是最早建设智慧社区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的智慧社区建设的水平最高,建设模式更为成熟。美国智慧社区建设的最主要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要推动者,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共治。美国的经济很发达,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很高,美国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依靠企业的高科技技术及手段,采用物联网、大数据及传感器等技术对城市及社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原有设施,建立控制后台,整合大数据信息,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测,政府则对智慧社区建设制定规划,统筹智慧社区发展。同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及治理中,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参与作用,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及时调整社区建设,满足居民需求。

国内智慧社区成功案例

(1)上海智慧社区建设案例

上海的智慧社区中,最有名、建设最好的智慧社区为陆家嘴社区。上海智慧社区的建设最主要的特点是建设社区综合信息库,在政府主导下,多方参与建设,致力于打造全面集成化体系及平台。陆家嘴智慧社区建设内容涵盖范围广泛,最主要的建设包括民情档案综合信息库、智慧城市卡、社区综合管理指挥平台、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并且具有多个系统将其整合为一个体系。智慧社区中的“大数据”——综合信息库,打破了单个社区信息模式,且包含了居民的各种信息,还可用来做一些决策分析,在了解居民的基础上,提供需要的服务;智慧城市卡为社区居民提供身份认证、消费交易等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便捷金融活动;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各项服务应用,例如网上购物、在线教育、健康医疗、政务信息、交通出行、养老服务、运动锻炼等,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生活;管理指挥平台通过物联网系统,对社区各方面的运行和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上海陆家嘴智慧社区拥有完善的系统和平台体系,极大程度的实现了政府主导,社区、社会、居民、企业等多方积极参与共建智慧社区这一目标,对加快智慧社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香港智慧社区建设案例

香港智慧社区建设最主要的特点是倡导社区居民及社会组织高度自治的社区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的管理下,更有助于建设成为满足居民各项服务需求的智慧社区。香港智慧社区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物业服务、物流服务这四大方面的服务都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涵盖了家务、社区基础设施、教育、设备维修、医疗护理、健康服务等多个方面,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香港的智慧社区还具有信息化服务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社区网站,主要为居民提供企业名录信息、供应信息、求职信息、商务助手;民生、家政、医疗信息及服务;社区资料、社区周边各方面信息、社区居民维权信息等[4]

参考资料:

[1]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2021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指南(56页).pdf

[2]蓝猫.智慧社区是什么?为什么要打造智慧社区?

[3]海尔:中国绿色智慧社区建设指南(57页).pdf

[4]武新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智慧社区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D].河北:河北经贸大学,2021.

智慧社区相关报告:

中通服设计院:理想智慧社区白皮书(113页).pdf

涂鸦智慧社区解决方案(32页).pdf

德勤:科技与社交网络赋能智慧健康社区(28页).pdf

涂鸦智能:2021AI智慧社区产业研究报告(100页).pdf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1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58页).pdf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社区服务及其智慧化白皮书2018(136页).pdf

中移雄安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智慧社区白皮书-黄金、刘洋(25页)DOC.docx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她经济
下一篇:社区团购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