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的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类型材料的概括性称呼,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将影响工程的坚固、耐久、美观等。若选择、使用材料不当,轻则达不到预期效果,重则会导致工程质量降低甚至酿成工程事故。同时,建筑新材料的出现往往促进工程技术的革新,而工程变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常常促进新材料的诞生。

2.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1)材料的物理性质: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1)不同构造状态下的密度(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2)密实度和孔隙率(密实度、空隙率);3)填充率与孔隙率(填充率、孔隙率)。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1)亲水性与憎水性;2)吸水性与吸湿性;3)耐水性;4)抗渗性;5)抗冻性。
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1)导热性;2)热容量
(2)材料力学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就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和抵抗破坏的性质:强度:1)材料的强度;2)强度等级;3)比强度。
材料的变形性质:1)弹性和塑性: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去掉外力后,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弹性。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去掉外力后,材料仍保持变形后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塑性。2)脆性和韧性: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未发生显著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韧性:材料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承受较大的变形而不发生突发性破坏的性质,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韧性材料。
3.建筑材料的类型
(1)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材料可分为:1) 无机材料,它包括金属材料 (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如天然石材、烧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等)。2) 有机材料,它包括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 (包括塑料、涂料、粘胶剂)和沥青材料。3)
复合材料,它包括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而成。
(2)按用途分类,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1)结构材料包括
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2)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3)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以上就是有关于建筑材料的定义、基本性质和类型的全部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建筑行业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是新型建筑材料?有哪些?上市公司梳理
什么是建筑资质代办?优点有哪些?
什么是智能建筑?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