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工控系统,是在只需要改变其软件中的程序便可实现控制改变的微机控制系统,PLC的可编信息,主要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一.PLC的发展历史
现今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PLC技术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初,由西门子集团发明并取得专利,但事实上早在1940年代,就有第一代空调自动控制机和自动取料机出现。之后又有再磨机自动控制计算机,穿孔机应用数控系统等。但是,由于当时材料及技术相对落后,它们在结构上变得笨重、功能有限,也受到物理环境的影响,耐久性不佳,最终没能起到设计希望达到的控制效果,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PLC成为一种古典的工业智能系统。
二.PLC的原理和特点
PLC的控制总循环一般分为扫描、逻辑执行和操作三个阶段,其原理是检测输入状态,并以此状态来执行控制逻辑,然后根据控制逻辑产生根据结果进行输出操作。其有如下特点:
1、可编程性:PLC完全可以编程,系统中控制程序可编制语句、指令、加入时延或改变其执行顺序,从而实现其灵活性;
2、较强的稳定性:它可以抵抗干扰,避免非正常的输入信号,可抗震动、抗辐射等,因此也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3、可扩展性:PLC设备之间可以互联,实现操作员对远程低压开关装置、继电器控制、变频调速控制等功能;
4、节省空间:PLC是一款节能环保的控制节能,无论其输入输出口的范围多么的宽,也不超过一个普通大小的柜子;
5、实现网络操控:PLC可和其它设备连接,如触摸屏、人机界面系统、SCADA系统和复杂的自动化系统等,它可以实现对远程多台设备的统一管理,只需要一台终端。
三.PLC的应用
PLC由于其体积小,可靠性高,维护方便,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低廉等特点,给控制系统带来了很多便利,因而受到越来越多工业企业的欢迎。它在机床面仪器的控制,电厂的运行控制,风机的运行控制,物流系统的控制和监督,自动化仓库的控制,车辆生产线的流程控制,水泥生产线的控制,汽车行业等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四.PLC的维护和保养
1、硬件维护:定期检查PLC的输入/输出接口,以确保接口与外部设备连接处没有松动和损坏;
2、内部程序编程维护:定期备份下控制程序,实时更新程序,以保证设备的功能安全稳定;
3、软件实时监控:使用软件实时监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业控制系统,它以可编程的微电路取代了传统的由旋转开关、接点及机械开关组成的回路、构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被广泛用于各类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和军事科学研究中作为控制、计算和监控机械系统的核心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基于单片机和高效控制器的多功能机器人,它结合了工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是用于实现大型非线性系统的高效实用性、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综合技术。
一、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历史发展
1970年,由于模拟技术的发展,电子工业机械和产业过程控制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出现第一代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由于其功能强大效率高,实现了工业操作、过程控制以及系统优化,而且硬件方面又有着便携性,尤其适用于系统控制的现场环境,逐渐成为当时常用的主要控制方式,它的应用范围开始扩展到加工仓库、矿山、火车站、桥梁、河道仓库等生产现场。到1980年,它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延伸,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的特殊场合,从而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种基于电子技术的新型控制单元俨然成为控制技术新时代的开创者。
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结构特点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主要部件有:输入输出电路、CPU和存储器、数据显示器、时钟和定时器、变频系统等。
(1)输入输出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台运行程序的机器,它必须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这就需要设置输入和输出电路去实现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送,包括接触型输入输出、绝缘型输入输出和模拟量输入输出等。
(2)CPU和存储器:CPU是PLC的指挥中心,它控制各种操作和对设定程序的解释执行。存储器是PLC系统的“记忆”,它用来储存用户设置的程序参数等记录信息数据。
(3)数据显示器:数据显示器通常由液晶等多种显示技术组成,它可以实时显示系统的运行状况、故障状态等信息,可以以实时图形的形式显示,同时还可以实时发起预警,以及手动调节和系统回路状态。
(4)时钟和定时器:PLC内置有时钟和定时器,它们可用来实现定时启动和停止系统运行、实现设备定时开关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环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变频系统:PLC系统还可以采用变频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改变负载电机的运行频率,使负载电机的转速和功率得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