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普生物
乐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聚焦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公司已开发强大的专注肿瘤候选药物的产品管线,包括处于临床及临床前阶段的ADC、溶瘤病毒药物及免疫疗法。计划通过建设专业的销售和营销队伍实现产品管线的国内商业化,通过与境外企业的合作将产品管线推向美国及欧洲等海外市场。
2、乐普生物发展历史
2018年1月,公司以乐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称成立,蒲忠杰博士为控股股东;6月,通过收购泰州翰中及泰州奧科的控制性股权取得PD-1及PD-L1管线产品;7月,收购了拥有ADC平台的上海美雅珂的控股权益;9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关于开展黑色素瘤和MSI-H实体瘤注册性II期试验的批准。启动HX008用于MSI-H/dMMR实体瘤的注册性1I期试验;10月,启动HX008用于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单臂、开放、注册性1期试验。
2019年2月,从国家药监局取得MRG001用于治疗CD20阳性复发或难治的B细胞NHL的IND批准,并获批开展|期临床试验;3月,向CG
Oncology许
可引进CG0070溶瘤病毒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开发、制造及商业化权利;10月,在北京投产了一条2000L符合GMP标准的抗体生产线。
2020年1月,从国家药监局取得LP002联合0H2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ND批准;3月,注册成立乐普创一(一个发现新候选药物的研发平台);4月,从国家药监局取得HX008联合0H2治疗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不可切除实体瘤的IND批准。完成了人民币900百万元的A轮融资,其中A轮投资者为认购本公司发行的新股权支付人民币450百万元及A轮投资者为宁波厚德义民所持有的股权支付余下人民币450百万元;5月,从FDA取得MRG002用于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的IND批准。上海美雅珂成为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7月,从国家药监局获批开展HX008联合伊立替康用于二线治疗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癌的II期临床试验;8月,完成了B轮融资(募集人民币1291百万元)。
2021年4月,完成了C轮融资(募集人民币261.12百万元);6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HX008用于黑色素瘤的NDA申请;8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对MRG004A的IND批准;9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对HX008与MRG002联合疗法的IND批准;
10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HX008用于MSI-H/dMMR实体瘤的NDA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对HX008与MRG003联合疗法治疗晚期HNSCC的IND批准;11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对CG0070的IND批准。
3、乐普生物股权结构
乐普生物的控股股东为蒲忠杰博士,其通过全资持有的宁波厚德义民持股28.2855%、通过实际控制的乐普医疗(300003.SZ)持股14.7128%,合计持股约42.9983%的股份;蒲博士的女儿蒲珏女士,通过上海律元,持股5.8759%;执行董事兼联席总经理胡朝红博士通过香港美雅珂,持股9.0736%;苏荣誉先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分析师)持股6.5288%。

4、乐普生物营收情况
乐普生物成立至今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组合,主要包括3大领域:
(1)ADC类药物,自2018年收购上海美雅珂后,获得MRG003、MRG002及MRG001在内的ADC候选药物,并自主开发了MRG004A等,均拥有其全球权利。
(2)免疫抑制剂,分别收购泰州翰中以及泰州奥科控股权益,获得抗PD-1抗体HX008以及LP002。
(3)溶瘤病毒候选药物,2019年向CG Oncology公司引进溶瘤病毒产品CG0070及其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开发、制造及商业化权利。
目前,尚无产品销售收益。于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八个月,经营亏损分别为人民币454.7百万元、人民币520.4百万元及人民币662.2百万元;研发开支及行政开支是公司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
5、乐普生物董事会
蒲忠杰 :乐普医疗技术总监兼董事长;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北京普平天成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
隋滋野:乐普生物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胡朝红:乐普生物执行董事兼联席总经理。
蒲珏:乐普生物非执行董事。
杨红冰:乐普生物非执行董事。
林向红:乐普生物非执行董事。
周德敏:乐普生物独立非执行董事;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院长;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董事。
杨海峰:乐普生物独立非执行董事;锦路律师事务所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建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律及风险部门总监;英国西盟斯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法务经理。
华风茂:乐普生物独立非执行董事;中国金融策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睿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推荐阅读:《医药行业抗体偶联药物(ADC)行业专题:群雄纷争ADC药物领域快速发展-220117(59页).pdf》
《【研报】2020年医药生物行业ADC药物分析研究报告-ADC成为肿瘤治疗平台型方法(32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