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价改革国家政策
2019年5月22日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1)明确本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增实施面积1.2亿亩以上;(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不再单独进行评价,统一合并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3)做好验收准备,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

2019年1月3日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节水激励机制。
2018年6月改革委发布《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水价、水权、奖补和建管等机制,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不仅要提高水价水平,还要健全水价制度,也就是全面实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并同步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体现了多措并举、协同发力的原则。
2018年2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深入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健全农业节水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明晰农业水权,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考核。实施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
2016年10月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的通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增强农民节水意识。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
利好哪些企业
农业水价改革利好节水龙头,农业水价改革的推进将加快我国农业用水从粗放到集约模式转变,而水价提升后相应农业用水成本提升势必会倒逼农业供水用水设备的节水改造和技术改造,扩大灌区节水的改造投入,政策将利好节水灌溉领域龙头企业。
文本由@邓邓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研报】农业:疫情变化政策出台继续关注种、养殖业-210222(14页).pdf
头豹研究院:2020年中国节水灌溉设备行业概览(28页).pdf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有哪些?国家相关政策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