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近年来,国内检测行业增速在持续上升,2015年-2019年国内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从1800亿元增长为3225亿元,近四年内年CARG约为15.7%,约为国内GDP增速2倍。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GDP增速下降为3.0%,
2020年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较去年增速约为6%,规模将达到3419亿元。2021年,我国检测行业GDP增速在8%左右,因此我们认为2021年我国检测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在3966亿元左右。从全国的角度来,2014年-2019年中检测行业市场总值是1275亿欧元增长到了2053亿欧元,在5年内GDP指数为10%,2019年行业规模达到2053亿欧元,首次突破2000亿欧元大关,同比增长达到17.3%。

2、检测行业发展历程介绍
(1)1949-1978年:建国后政府开始实行国家对外贸易的统一管制,不断强化对检验检测市场的管制,建立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对外贸易部下设商品检验总局,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进出口检验机构和开展检验检测工作。
(2)1978-1984年: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检验得到了初步发展。
(3)1989-2002年: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规定国家商检局为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的主管机关,各地商检局及其分支机构负贲监督管理本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规定所有的业务一律由国家检验检测机构实施,还特别规定在中国境内不得设立外国检验机构。
(4)1984-1989年: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颁布,明确了商检工作的目的是保证进出口商品质量,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各地商检机构负贲对规定的商品实施强制性检验检测。确定了多种检验主体的合法性,取消了中国境内不允许设立外国检验机构的条款,同时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根据需要,通过考核认可符合条件的国内外检验检测机构承担委托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
(5)2002-2005年: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修改进一步明确,对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经营活动的民事行为的检验资格,明确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为检验检测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奠定了法律基础。
(6)2005-2013年:2005年12月11日之后,我国政府根据加入WTO承诺,允许外资独资进入中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外资检测机构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全面进入中国检测市场,成为中国检测市场的重要部分。外资检测机构与民营检测机构构成独立第三方检测的主体,国有检测机构利用其传统垄断优势占据了政府强制性检测市场。
(7)2013年至今:2013年原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重新整合。2014年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减少检验检测认证项目的行政许可,有序开放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我国检测机构数量快速增长。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精选】2021年检测行业空间与谱尼测试公司竞争优势分析报告(24页).pdf
【精选】2021年半导体检测设备行业格局与主要产品分析报告(45页).pdf
亿欧智库:2021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技术篇(51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