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汽车循环经济的新路线图》。
报告指出,“循环车”是指理论上的车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材料效率。这种概念上的汽车在制造、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将产生零材料浪费和零污染,这与零排放汽车不同。
虽然汽车可能永远不会完全“循环”,但汽车工业可以显著提高其循环度,从而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红利。
技术、环境和经济大趋势的融合正推动着现代汽车工业发生转变,“循环汽车倡议”组织了一个来自汽车产业生态系统的广泛参与者联盟,致力于通过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商业模式的力量,引领这一变革,提高全球汽车产业的环境可持续性。
汽车脱碳

推动产业转型
报告旨在提供一个框架来理解汽车生态系统内的循环性,为未来的汽车循环性论述打下基础。为了阐明前进道路,报告提出了循环性的五级分类法(0=无循环,5=净正影响),还确定了未来将产生更多流动性和更少浪费的商业模式。
根据目前的技术,到2030年每乘客公里减少75%的碳排放和80%的资源消耗的机会。循环汽车将是低碳交通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实现1.5°C的情景至关重要。它们可以帮助满足日益增长的流动性需求,同时将资源消耗降低到真正可持续的水平。
报告概述

迫切需要循环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汽车快速脱碳的关键杠杆
汽车工业的碳和资源预算大大超出了预期。与此同时,到2030年,全球以汽车为基础的流动性将增长70%左右(乘客公里,以及在正常使用情景下预测的车辆存量)。
这是在科学共识认为交通排放量需要在10年(2030年)内减少50%左右,以实现1.5°C的气候的情况下发生的。到2030年实现整个车队的3级循环将与实现这一目标相一致重要且雄心勃勃的目标(见图)。
汽车客运公里数、非循环资源消耗和每年碳排放量(一切照旧和循环情况下)

这需要对汽车及其在机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彻底的改造,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汽车仍将是核心供应商。因此,将汽车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也至关重要。
一些公司已经采用了这两种脱碳方法。沃尔沃、雷诺、戴姆勒、宝马和大众等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已设定了碳中和的目标。他们在电气化、封闭材料循环、新的服务和新的交通解决方案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循环性的五个层次:一个用来衡量和指导进展的建议分类法
五级分类法适用于汽车循环,范围从单一所有者使用和处置(0级)到具有净积极影响的汽车交通生态系统的理想目标(5级)。
这些级别描述的车辆是日益循环的自动驾驶系统的一部分,每一个等级都可以根据产品及其用途的特点来确定。因此,生产商和车主都有责任实现循环。
汽车循环的五个级别

文本由@云闲 原创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数据来源:《世界经济论坛:汽车循环经济的新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