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分析 > 2022中国考研培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市场规模与竞争机构介绍

2022中国考研培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市场规模与竞争机构介绍

一、中国考研培训行业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且受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环境变化等影响,考研大军不断扩大,招录竞争日趋激烈。

2020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342 万,中国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已达377万人,较2020年增长10.6%,考研辅导培训需求快速增长。

2013-2021年中国考研报名情况

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培训市场规模为112亿元,同比增长33.3%。随着考研人群不断扩大、竞争激烈推动参培率不断提升,考研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3年中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将达211亿元,行业保持较快增速。

近年来考研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二、考研培训行业竞争格局

考研培训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大量考研辅导的培训机构应时而生。

目前考研培训行业仍处于发展前期,头部品牌市占率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对比其他教育培训行业集中度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新东方、中公考研等其他赛道的头部教育品牌强势切入,线上新兴品牌考虫、跟谁学等同样发力考研市场,传统品牌文都考研、海文考研、启航考研等收入体量相对较小,多数发展遭遇瓶颈。据易观分析报告,2021年考研培训品牌用户认知排名中新东方、中公考研、文都教育位居前列。

2021 年考研培训品牌用户认知度排名

考研机构可以按照研究生选拔考试的几个不同类别进行区分:

一、普通研究生类考研培训企业,如万学教育、海文教育、跨考教育等,这类培训机构主要从事普研类、经济类联考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前培训,在大学生中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并在全国各省市范围内有十个以上的加盟商,较少涉及管理类联考培训。

二、管理类联考考前培训企业,如T集团、社科塞斯、华章教育等,专注于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培训领域并深耕多年。在职考生时间少、基础弱、自学能力差,自学通过考试的机率低,因此该类管理类联考培训机构市场空间大。

三、不仅仅专注于考研的综合性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如三民太奇、万通教育、微梦想等,除考研培训之外,该类公司还涉足职业资格培训、专升本、成人高考等非考研类学历提升业务。但自2017 年开始,随国家政策的扶持等因素在职考研人数涨势迅猛,大批在职考研培训企业应势而生,如天津地区的匠行教育、幂学教育、百思特教育等,也有不少大型普通研究生类培训机构、其它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也纷纷向在职考研培训市场踏足,如主营普研类考试的万学教育、主营公务员考试培训的中公教育等。

三、考研培训行业主要竞争品牌对比

1、中公教育

1999年成立,2009年提供考研培训。授课形式是线下为主线上兼有/ 公共课为主、专业课覆盖最多,课程打包价线上小几千元、线下集训多2万元起。定向专业有:经济学、法律、翻译、中医、会计、西医、计算机、历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金融、教育学专业,其他多个性化。

2、新东方

1993年成立,授课形式是线上线下均有/公共课为主、专业课班课少于中公,定价与中公相近、但有名师故部分班型规模可能大。定向专业有:经济学、金融、会计、法律、西医综合专业,其他专业多个性化。预计2020年新东方在线及集团线下考研总收入不到10亿元。

3、文都考研

1996年成立,授课形式是线下为主线上兼有/ 公共课为主、专业课班课少于中公,定价与中公相近、但有名师故部分班型规模可能大,定向专业有:会计、金融、法律、西医综合、翻译、农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其他专业多个性化。

4、海文考研

1993年成立,授课形式是线下为主线上兼有/ 公共课为主、专业课班课略少于中公,定价与中公相近、但有名师故部分班型规模可能大。定向专业有:会计、金融、法律、西医综合、翻译、农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其他专业多个性化。

5、跨考考研

2008年成立,授课形式是线上线下均有/公共课为主、专业可班课远少于中公,定价低于中公等机构。定向专业有:经济学、金融、会计专业,其他专业多个性化。

考研培训品牌图谱

2022中国考研培训行业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与竞争分析

四、中国考研培训行业未来趋势

(1)大机构为主,区域性机构仍有增长潜力

目前考研培训市场仍处于快速成长期,未来市场机构化仍是趋势,主流形态将会是“大而全”的教育品牌。全国性连锁教育品牌背靠品牌声誉、渠道优势、教研体系支持形成规模效应,不断拓宽市场,提高客单价,推进行业集中度提高。但专精型机构会在特定地区、院校或专业领域进行深度掘金,受制于考研科目设置的非标性,行业集中度天花板较低,存在大量无法标准化的考研需求,此部分需求将由区域性机构和大机构共同满足。

(2)线下为主,兼具培训+监督双重效果

众所周知,教育行业只做教学,不做训练是无法出成绩的。在线教育虽有诸多好处,但是考研主力人群对线下提供的教学环境具有强需求。

考研这一群体中,近六成考生选择了报考本专业,近两成考生选择了相近专业,大部分考研学生对考研所涉及课程都比较熟悉,因此培训辅导机构除去教学外,负有重要的监督、交流和辅导功能。

(3)学科教学与个性化服务并重

研究生考试多环节,科目复杂、院校间差异大等特点,造成考研需求无法规模化。目前考研辅导机构主要发力于英语、政治、数学等易于标准化的公共课,但是高附加值的定制化需求尚未满足。院校选择、专业课培训、复试辅导等内容值得深入挖掘,定制化服务有助于提高客单价,整合市场资源,实现深度教学服务。

更多行业现状分析,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分析栏目。

内容来源:

《中公教育-深度报告:道路曲折前途光明职教龙头扬帆启航-210811(38页).pdf 》

本文由作者云闲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易车:2020~2025年新能源结构优化洞察报告—新能源乘用车如何夯实100万辆根基?(18页).pdf
易车:2020~2025年新能源结构优化洞察报告—新能源乘用车如何夯实100万辆根基?(18页).pdf

新能源乘用车如何夯实100万辆根基? 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结构优化洞察报告 报 告 撰 写 周 丽 君 李 懿 欣 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 易车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前 言 近几年乘用车大盘一直是“风雨飘摇” ,再加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折磨,没准今年来个断崖式下滑。 大家自然更关心之前增长

【研报】新能源汽车行业:新能源乘用车需求分析深度报告之三海外电动化雄心万丈LG化学金线闪耀-20200108[47页].pdf
【研报】新能源汽车行业:新能源乘用车需求分析深度报告之三海外电动化雄心万丈LG化学金线闪耀-20200108[47页].pdf

证券研究报告 海外电动化雄心万丈,LG化学金线闪耀 新能源乘用车需求分析深度报告之三 分析师:朱玥( S0190517060001 ) 研究助理:曾英捷 团队成员:刘思畅 陶宇鸥 王吉颖 报告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8日 2 与市场认知不同之处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四大要素:性价比(购置成本低于同级别

【研报】运输设备行业整车专题报告之乘用车篇:乘用车市场中期展望需求潜力仍在-20200109[22页].pdf
【研报】运输设备行业整车专题报告之乘用车篇:乘用车市场中期展望需求潜力仍在-20200109[22页].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020.01.09 乘用车市场中期展望:需求潜力仍在乘用车市场中期展望:需求潜力仍在 整车专题报告之乘用车篇整车专题报告之乘用车篇 吴晓飞吴晓飞(分析师分析师) 石金漫石金漫(分析师分析师) 徐伟东徐伟东(分析师分析师) 0755-2397

易车:2019版中国乘用车“省会城市”洞察报告(32页).pdf
易车:2019版中国乘用车“省会城市”洞察报告(32页).pdf

?0?(?)? ? ? ? ?7?1?1?7?3 ?3?7? ?7?7?-?07?%?8? ? ?7?9?3?7?7? ?3?%?7?3?%? ?7%?7%?-?1? ? ?2? ? ? ? 04 ? 02 ? 01 ? 03 ? ? ? ? ? ? ? ?%? ? ? ?(? ?)? ?(?)?%?( 2

易车:2019简版中国乘用车“价区分布”洞察报告(29页).pdf
易车:2019简版中国乘用车“价区分布”洞察报告(29页).pdf

? ? 12345 ? ? 9?9-15?15-25?25-35?35? ?1? ?2? ? ? ?“?”0?1? ? ?2?9? ? “?”? “?”?1?2? ?9? ?0?“?”?1? ? ? ? ? ? 01 ? 02 ? 04 ? 03 ? ? ?0?1?-2? 0% 10% 20% 30% 40

【研报】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新能源乘用车普及路线图-20200611[38页].pdf
【研报】汽车行业深度分析:新能源乘用车普及路线图-20200611[38页].pdf

1 新能源乘用车普及路线图新能源乘用车普及路线图 用户维度:用户维度:1 1)营运端)营运端,出租车和网约车已实现三年平价,但几大痛 点尚未解决,大规模主动替换预计在 2023 年及以后,但短期在地方政 策和补贴等带动下会实现阶段性高增长。2 2)家庭端)家庭端,长日均行驶里程 的长尾用户率先普及,日均里

汽车科技:汽车后市场乘用车维保行业白皮书(24页).pdf
汽车科技:汽车后市场乘用车维保行业白皮书(24页).pd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易车:2019中国乘用车“用户年龄”洞察报告(30页).pdf
易车:2019中国乘用车“用户年龄”洞察报告(30页).pdf

中国乘用车“用户年龄”洞察报告 (2019版) 前 言 过去十年,随着人口庞大的二十多岁购车用户的大量增加,“年轻化”几乎是所有主流车企的核心战略,但未 来十年,随着之前二十多年用户纷纷过三十岁,以及人口数量同样庞大的四十多岁购车用户纷纷过五十岁,广大车企 思考重心得加速转向“消费升级”、“高龄化”等新购车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