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分析 > 年轻群体对食品饮料的消费态度与偏好是什么?一文讲清

年轻群体对食品饮料的消费态度与偏好是什么?一文讲清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年轻群体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对食品饮料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中国年轻群体对食品饮料的消费态度与偏好具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年轻群体对食品饮料的消费态度与偏好是什么

一、追求时尚和健康。中国年轻群体追求时尚消费,注重他们的外部形象。表现为,他们青睐质地、款式、品牌等潮流型的食品饮料,喜欢进行蔬果果汁的搭配,例如尝试各类轻奢系列;他们也追求健康消费,偏好低糖、低盐、低脂肪等养生食品,并习惯饮用各种新型茶饮,以满足健康饮食的需求,比如冰糖雪梨等。

二、重视活动内容。当下年轻人对食品饮料的消费也很注重情感满足,个体之间及与社会之间也重视活动内容。他们偏爱聚会所必须的进餐和下酒菜,其消费侧重于节日活动和情侣约会,参加茶香活动,共享社交连接的体验;在涉及到新的品牌时,他们更注重互动性,关注商家搞的各种活动,愿意参加。

三、崇尚国际文化。崇尚新型国际文化的年轻人,他们更加喜欢各种风格多样、更新更时尚的国际化食品饮料,而不是以往单一的地方性等特色食品。他们渴望接触新鲜事物,对尝试各种时髦饮品和享受新鲜口感总是满满的渴望,特别喜欢口感特殊的低脂冰淇淋,非常讲究喝茶和饮料的错落有致。

四、崇尚绿色科技食品。绿色食品的出现超越了传统的食品和饮料的概念,令人惊叹。当前,中国年轻群体已经开始对绿色食品有了独特的兴趣和追求,他们购买如有机食品、健康保健品等,喜欢更新鲜、口感更好的未经化学处理的食品,喜欢尝试新型健康饮料,更加重视健康的饮食文化。

综上所述,中国年轻群体对食品饮料的消费态度与偏好,表现出追求时尚和健康;重视活动内容;崇尚国际文化;崇尚绿色科技食品的消费特点。希望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择优消费,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

当前,在中国社会中,年轻群体是影响食品饮料消费态度和偏好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他们因具有不断变化的消费行为,且是最轻易被影响的群体,因此,了解年轻群体对食品饮料的消费态度和偏好变化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从不同的方面,结合相关的事例,通过深入的分析,说明中国年轻群体对食品饮料的消费态度和偏好。

一、关注健康和安全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和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这种趋势在年轻群体中更加明显,他们更重视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和饮料,不愿意在食品和饮料上贸易安全。而诸如天津发现假椰子汁,豆腐犬和代碍瓜等食品安全事件也成为年轻人更加关注健康安全的重要原因。此外,年轻群体在获取信息的速度快,他们所关注的是自身的健康,更痛恨非法成分、假原料,他们往往更容易放弃畅销的食物,而是专心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饮料。

二、追求营养均衡和美食

另外,年轻群体注重食品的品质和营养的均衡,他们越来越关注营养成分,有意识地选择高营养的食品,他们会更多地挑选在丰富的营养成分中有优势的,比如膳食纤维、坚果、新鲜水果等;追求营养均衡,而不是单纯摄入容易消化的食物和低营养的食品。

此外,当前的年轻人同样注重美味的心理满足,他们能够感受来自美食的心情洋溢,所以他们也更偏爱各种更有特色的、更有营养同时具有美味口感的食品饮料,他们选择更多样化的食物、多种口味的食物,追求多元化的味觉体验。而当前,一些食品和饮料企业,也正在积极投入更多新鲜、多元化和各种口味的新品,以满足这一新的需求。

三、更偏爱产品服务

此外,当前的年轻群体也更加偏爱产品背后的服务和体验,他们追求的是更加便捷的消费,他们比较偏爱在不影响生活之外过得更快更愉快的各种消费服务。比如,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非早餐空间,通过提供休息环境,真正改变了早上吃早餐的传统模式,大大改善了年轻群体的消费体验,当然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吃早餐的热情。学生在工作人员和环境不断加强完善的情况下,可以享受更多服务。

由此可见,年轻群体对食品饮料的消费态度和偏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他们更加关注健康和安全,更重视追求营养均衡和美食,也更偏爱更高品质的服务。表明,当前的年轻群体正在改
本文由作者AG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银行业海外银行镜鉴系列:1990年代美国银行业的崛起-20200726[22页].pdf
银行业海外银行镜鉴系列:1990年代美国银行业的崛起-20200726[22页].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行业研究 Page 1 证券研究报告深度报告 银行 Table_IndustryInfo 海外银行镜鉴系列 超配 (维持评级) 2020年07月26日 一年该行业与上证综指走势比较 行业专题 1990年代美国银行业的崛起 1990年代美国银行业走向繁荣

【研报】银行业:硅谷银行高科技企业的专业服务银行-20200131[17页].pdf
【研报】银行业:硅谷银行高科技企业的专业服务银行-20200131[17页].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本土智慧 行业行业研究研究 Page 1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银行银行 专题报告专题报告 超配超配 (维持评级) 2020 年年 01 月月 31 日日 一年该行业与一年该行业与上证综指上证综指走势比较走势比较 行业专题行业

【研报】银行业:富国银行零售标杆银行的高光与平凡-20200714[30页].pdf
【研报】银行业:富国银行零售标杆银行的高光与平凡-20200714[30页].pdf

行业行业报告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行业专题研究 1 银行银行 证券证券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20 年年 07 月月 14 日日 投资投资评级评级 行业行业评级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上次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作者 廖志明廖志明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70001 邵春雨邵

毕马威:透镜OPTICS定义未来银行(44页).pdf
毕马威:透镜OPTICS定义未来银行(44页).pdf

年月 目录 未来银行呼唤新的能力评价和指南体系 未来银行以数字化、 智能化、 开放化为基本经营范式 从 “三化” 到 “透镜”(OPTICS) 能力体系 “透镜”(OPTICS) 能力体系的初步构建 指标体系的定量检验和修正 “透镜”(OPTICS) 能力体系不是标尺, 重在指南, 定位当下, 透视未来 附

微众银行:2019全球数字银行报告(22页).pdf
微众银行:2019全球数字银行报告(22页).pdf

20 19 决战数字之巅 2 0 1 9 全 球 数 字 银 行 报 告 目录 01 01 数字银行的定义 02 中国内地 (大陆) : 直销银行 VS 互联网银行 03 中国香港: 已发八张虚拟银行牌照 04 中国台湾: 纯网路银行蓄势待发 05 韩国: 时隔二十余年再发银行牌照 06 美国: 互联网银行

【研报】银行行业深度报告:海外龙头银行大幅下滑Vs国内核心银行强劲增长-20200520[16页].pdf
【研报】银行行业深度报告:海外龙头银行大幅下滑Vs国内核心银行强劲增长-20200520[16页].pdf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银行 银行行业深度报告 1 / 16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海外龙头银行大幅下滑海外龙头银行大幅下滑 Vs 国内核心国内核心 银行强劲增长银行强劲增长 增持(维持) 观点:当前环境下,从一个全球投资经理的视角观点:当前环境下,从一个全球投资经理的视角评估评估全球全球主流大型主流大

【研报】银行业:解码摩根大通银行何以成全球银行之标杆?-20200529[30页].pdf
【研报】银行业:解码摩根大通银行何以成全球银行之标杆?-20200529[30页].pdf

行业行业报告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行业专题研究 1 银行银行 证券证券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20 年年 05 月月 29 日日 投资投资评级评级 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上次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作者 廖志明廖志明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70001 资料来源

【研报】银行业:纽约梅隆银行独具特色的托管银行-20200915(26页).pdf
【研报】银行业:纽约梅隆银行独具特色的托管银行-20200915(26页).pdf

行业行业报告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银行银行 证券证券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20 年年 09 月月 15 日日 投资投资评级评级 行业行业评级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上次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作者 廖志明廖志明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