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是指固定资产折价成本的财务会计手段。折旧的实施过程中,受到固定资产减值后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它会影响计提折旧的方式,要知道的是,固定资产减值后,计提折旧的方式将有一定的变化。

一、固定资产减值后怎么计提折旧
1、首先要做的是定期评估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确定所有固定资产的净值,因为固定资产减值后的折旧是基于净值来计算的。
2、根据固定资产的减值程度,可以选择合理的折旧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固定资产减值对折旧计提准确性及有效性带来的影响。
3、固定资产减值后,可以忽略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折旧率,重新定义其有效净值,然后根据有效净值计算折旧金额,以确保有效折旧。
4、固定资产减值后,还可以采用允许税前折旧率法,即在汇算清缴形式计算折旧,然后重新分配减值后的折旧率。
二、将固定资产减值后的折旧进行重组
1、固定资产减值后,计提折旧金额应加强监督,跟踪折旧更新的情况,以及计算折旧方式的可靠性,确保折旧准确性。
2、根据固定资产减值后的折旧金额,结合固定资产的正常折旧金额,将两者情况做比较,以确定减值金额的数额,然后进行合理调整,并制定减值核算准则。
3、对减值后的固定资产,应及时进行更新登记,决定其是否出售或报废,以及做法程序,并且在报废或出售时记录折旧率和减值数额,以及实际现金流入金额等信息,以便核算使用。
综上所述,若固定资产减值后计提折旧,有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定期评估固定资产经济价值,确定其净值;其次,根据减值程度选择合适的折旧法;然后,划分有效净值,根据有效净值计算折旧金额;再次,采用允许税前折旧率法,重新分配减值后的折旧率;最后,加强监督,跟踪折旧更新情况,及时更新登记,决定其是否出售或报废,记录折旧率和减值金额等信息。
答:固定资产减值指与企业逐渐把固定资产所取得益处转换为经济收益的手段,是企业将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价值减少至拟定低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价值,以反映该资产市场价值关系,差额部分由净利润进行减少反映。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运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经减值后还需要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以便合理向投资者和社会反映固定资产的投入经济效益的变化及损毁状况。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固定资产减值后怎么计提折旧的相关问题。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一段时间内摊销的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即将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按照一定的折旧率和折旧政策分摊到相应的会计期间内工作,以反映固定资产从使用开始至报废终止期间,依次遭受的老化、磨损及折旧之相关经济效益的逐渐衰减情况。
二、固定资产减值后如何折旧
1.减值后的折旧根据市场行情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后,应根据该资产在市场上处于的实时价格折旧,以及该资产所存在的质量,有无过时减值的问题,来决定计提折旧的年限与折旧率,以此作为折旧的根据,从而发挥减值的作用。
2.减值后重新计算折旧
减值后的折旧要重新计算,重新计算的折旧部分也应该参考市场上可取得的低价或者所剩余的有效寿命或者保值测算,根据复利月租金三种相应的方式核算出减值后的折旧应支付金额,以此处理减值后的折旧。
3.减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后,若要减免计提折旧,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在投资所购买的资产减值的费用金额上,进行反映减值的计提折旧,即新增加折旧,减免计提折旧。
三、总结
固定资产减值后计提折旧,首先要根据该资产在市场上处于的实时价格折旧,重新计算折旧部分参考市场上可取得的低价或者所剩余的有效寿命或者保值测算,再采取投资所购买的资产减值的费用金额上,进行反映减值的计提折旧,减免计提折旧的相关办法。本文仅列出了固定资产减值后怎么计提折旧的方式,但是折旧问题是财务管理里十分复杂多样的问题,企业在开展相关活动时,一定要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和折旧率,以免产生后续的财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