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功能饮料频繁赞助游戏赛事、体育赛事等,功能饮料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此外,在健身人群、熬夜工作人群增加的情况下,功能性饮料的需求也进一步增长。本文将梳理我国功能饮料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功能饮料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有“东方魔水”之称的健力宝电解质运动饮料可谓是国内功能饮料的先驱者。1995年,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进入中国,国内也首次出现了功能饮料的概念。2003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迎来重要转折点,非典疫情之后国民健康意识开始觉醒,以红牛、健力宝、舒缓(雀巢)、脉动(乐百氏)、他+她(汇源)、激活(娃哈哈)、劲跑(康师傅)等为代表的众多功能性饮料品牌开始抢占国内市场,广受年轻人青睐;2003年、2004年,中国功能饮料消费水平较上一年分别上涨了16%和10%。2003年中国功能饮料的市场规模仅占软饮料总规模的4%,而2017年为10%,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明确的功能饮料行业标准,但市场快速增长态势已逐渐显露。
2.功能饮料发展现状
(1)我国功能饮料的消费起步较晚,但消费速度增长较快
在我国,功能饮料是在2002年之后才被国民所广泛接受的,相对来说起步较晚,但从数据来看,我国功能饮料消费增长较快,数据显示,2012—2020年间,我国功能饮料销售量由2012年的71.41亿升提高到2020年150.37亿升,年均增长12.3%,销售额由2012年的188.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59.3亿元,年均增长率15.9%。
(2)功能饮料的消费群体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功能饮料的消费者群体逐步扩大,消费场所多元化。从消费者的职业看,功能饮料的主要消费者从快递员、司机、医护人员、蓝领工人等,逐步扩大至白领、学生等消费者群体。从消费场所看,从人们加班、熬夜、运动后等需要消费功能饮料,扩大到各类旅行、聚会、休闲等更多的消费场所,现在部分功能饮料品牌还新开发了一些消费场所,如游戏电竞、音乐节等活动,使功能饮料的消费更加趋于年轻化。功能饮料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场所的多元化是我国功能饮料消费持续增长的驱动力量。
(3)消费意识不断增强
但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运动时间的不断增加,其对“运动类”“维生素类”“矿物质类”和“新型功能饮料”所起到的“提神醒脑”“增加营养”“能量激活”“抗疲劳”等作用的认识不断增强,加之广告宣传和口口相传,增强了我国广大消费者对功能饮料的认识。此外,由于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时间的延长,人们对功能饮料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已经养成消费功能饮料的习惯。加之,互联网销售渠道的不断开拓和自动售卖机的铺设等,消费者可以快捷方便地购买到功能饮料,带来市场销售量的不断提高。据我国饮料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有68%运动人群消费运动类功能饮料,25%的人群消费营养素强化饮料,7%的人群消费其他功能饮料。
3.功能饮料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与欧美日等海外市场相比,我国功能饮料在人均饮用水平和人均消费金额方面仍有很大差距。欧睿数据显示,我国2.2L的人均饮用量与美国(24.6L)、日本(13.9L)、英国(11.2L)相差很大,而6.2美元的人均消费金额与美国(72.1美元)、日本(42.8美元)、英国(35.1美元)相比提升空间则更大。
(2)产品种类及配方天然化、健康化发展
传统功能饮料主要添加人工合成的营养素。能量饮料配方通常含有牛磺酸、赖氨酸、咖啡因、B族维生素类等;运动饮料配方主要含有葡萄糖、氯化钠及各类甜味剂等。相较于传统营养剂,很多新原料都值得关注。如胶原蛋白、花果来源抗氧化剂、植物多糖等皮肤健康功效成分,玉米黄质、叶黄素、花青素等眼睛健康功效成分,DHA、磷脂酰丝氨酸等脑健康功效成分,γ-氨基丁酸等放松心情功效成分,菊粉、低聚果糖等益生元、益生菌等消化道健康功效成分,姜黄素、玉米肽等解酒与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成分,以及代糖的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糖醇类等,天然色素等。
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本文由@2200 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什么是功能饮料?有哪些?作用与危害介绍
2022我国能量饮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与前景如何?
我国软饮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