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数字金融工具已无处不在。然而,多数金融服务面世仅几十年。面向消费者的网上银行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而移动银行应用程序距推出也仅仅15年。即使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美国普通民众也已习惯于将互联网和手机作为管理财务、存入支票、支付账单和向朋友汇款的主要媒介。
尽管数字银行服务已被广泛采用,但就这些工具的使用方式以及对金融服务的整体感受而言,几代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GWI发布的《2022年美国金融科技趋势报告》深入分析了这些代际差异,并探索品牌如何充分利用美国日益数字化的生活方式来促进自身转型。
关键发现
• 数字金融正在全面发展
年轻一代的美国人更经常使用数字支付应用,但婴儿潮一代是更大的消费群。
• 金融移动化成显著趋势
尽管金融服务呈现移动化趋势,z世代和千禧一代仍然最热衷于持有现金。
• BNPL(先买后付)方案正在解决信贷问题
60%的Z世代和超过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目前没有或未使用信用卡。因此,为了利用现有的信贷优势并改善现金流并改善其现金流,许多人开始转向
BNPL)服务。BNPL(先买后付)服务在年轻消费者中尤其受欢迎。这揭示了他们处理债务和支出的独特方式。
• 数字金融正在推动零工经济
对于零工经济工作者、企业主和自由职业者来说,数字金融工具是迄今为止管理其多种收入来源的首选方式。
零工经济工作者使用移动支付服务的可能性比普通美国民众高出30%以上。
• 零售投资热潮丝毫未出现放缓迹象
过去几年,零售投资热潮备受关注。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投资股市的美国人数量大幅增长,而购买加密货币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随着千禧一代和Z世代在美国的总消费能力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他们更希望通过高风险的非传统投资快速致富。报告显示,17%的千禧一代计划在未来6个月投资加密货币。




















数据来源 《GWI:2022年美国金融科技趋势报告(英文版)(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