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伏产业是什么意思
我国76%光伏产业主要生产在国土光照充沛的地区,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的产生,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但是除了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之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太阳能+蓄能几乎可以满足中国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发达国家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主要内容长期规划。光伏产业将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
爆炸式的发展行业。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其中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8月19日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同比增长30%。与此同时,产品价格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普遍好转,国内前4家多晶硅企业均实现满产,前10家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超15%,进入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名单的29家组件企业平均净利润率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

2、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光伏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产业链发展相对完整,制造能力和市场占比均居全球第一。
(1)从光伏发电应用来看,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我国光伏产业成长迅速,成本下降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我国光伏应用市场稳步增长,装机量、发电量均不断提高。
(2)从发电量来看,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量2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全国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数916小时,同比增加6小时;平均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为东北地区1141小时,华北地区1010小时,其中蒙西1264小时、蒙东1240小时、黑龙江1170小时。
(3)从装机情况来看,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204.3GW,同比增长17.3%,其中集中式光伏14167万千瓦,同比增长14.5%;分布式光伏6263万千瓦,同比增长24.2%。截至2020年9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2.23亿千瓦。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870万千瓦。
(4)从户用装机情况来看,据此前消息,2020年度新建光伏发电项目补贴预算总额度为1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户用光伏。户用光伏装机量也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户用光伏装机规模破10GW。
3、光伏产业发展前景
光伏发电技术革新不断涌现、光伏产品成本持续降低,平价上网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指日可待,光伏发电成为各国重要的能源结构改革方向。据悉,2021年国内光伏将正式进入平价上网阶段,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除此之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测算下,“十四五”的光伏发电需求将远高于“十三五”。同时,国家能源局已经提出了“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1.2亿千瓦”的目标。“十四五”期间,在多重利好影响下,我国光伏产业将稳步发展,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投资机会频现。
(一)光伏发电稳步发展
光伏和风电都是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十四五”期间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预计2021年,光伏+风电的发电量将超8600亿千瓦时,到2025年将超14500亿千瓦时。从累计装机量来看,预计2021年到2025年光伏累计装机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9%,年均新增装机67.4GW,到2025年累计装机达581GW。2021年到2025年风电累计装机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2%,年均新增装机为27GW,到2025年累计装机将至378GW。
(二)光伏产业链优化升级
光伏产业链涉及单/多晶硅的冶炼、铸锭/拉棒、切片等上游环节,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组件封装等中游环节,以及下游光伏应用系统的安装及服务等。
技术进步仍将是光伏产业发展主题,“十四五”期间光伏产业链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优化升级。预计产业化生产的主流高效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将超过20%,单晶硅电池有望达到22.5%-23%,主流组件产品功率将分别达到285W和320W。单晶连续投料生产工艺和大容量铸锭技术持续进步;多晶硅片金刚线切割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到30%,单晶硅片将完成金刚线切割的替代;PERC电池、N型电池规模化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组件叠片、半片等先进封装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三)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
光伏发电稳步增长,产业链将加快布局。
分布式光伏具有安装灵活、投入少、方便就近消纳的优点,有利于解决我国发电与负荷不一致的问题,同时大幅降低传输损失,减少对大电网的依赖,并缓解电网的投资压力。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优化太阳能开发布局、优先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要占到太阳能发电装机55%左右。
(四)平价上网加快产业升级
随着2021年的临近,光伏平价上网时代也即将到来。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我国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发电成本也在不断降低。2019年,光伏组件方面,单晶PERC组件成本降至1.31元/W左右,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成本降至4.55元/W左右,度电成本降至0.28-0.51元/kWh;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光伏发电系统初始全投资成本仍然有望下降至4.30元/W左右,度电成本有望下降至0.27-0.48元/kWh。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将全面实现平价上网。目前电池、组件如大硅片、PERC+及双面等技术的发展,将有效提升组件产品功率及发电效率,跟踪支架应用、运维能力的持续提高都将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同时在政策上,合理性的平价项目数量规划、优化项目布局保证消纳、提升技术管理能力和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
(五)光伏应用进一步多样化
基于光资源的广泛分布和光伏发电的应用灵活性特点,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在应用场景上与不同行业相结合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发凸显,水光互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应用模式不断推广。预计2021年及未来,随着光伏发电在各领域应用的逐步深入,在未来光伏产业发展将逐步提高。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2021年电气设备行业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及光伏风电行情分析报告(15页).pdf
2021年光伏行业碳减排和玻璃价格趋势及光伏需求分析报告(39页).pdf
【精选】2021年光伏产业需求现状及联泓新科公司产品布局分析报告(3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