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MiniLED上中下游产业链及未来发展分析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MiniLED上中下游产业链及未来发展分析报告.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需要约 4 万颗 LED 芯片,采用薄型化方案的智能手机需要约 9000 颗芯片;群创表示,14寸笔记本电脑 LCD 将采用 6000-7000 颗 Mini LED,且采用直下式背光(OD2mm)方案的 5.5 寸手机 LCD 将采用约 2000-5000 颗 Mini LED。TV 背光、手机背光及车用显示屏幕等领域对 Mini LED 的需求巨大,有利于 LED 芯片端改善供需状况。Mini LED 显示芯片需求拉动芯片厂营收放量,芯片厂弹性较大,但由于厂商体量较大,显示芯片占比不高,芯片厂弹性弱于封装厂。龙头厂商纷纷加码 Mini LED,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芯片端建议关注三安光
2、电、华灿光电、兆驰股份。Mini LED 芯片端技术路径已基本成熟,晶电、三安、华灿等多家厂商已实现量产,其中晶电的芯片在良率、一致性、可靠性上性能参数更优。目前来看:1)全球 LED 芯片产能持续向大陆转移,行业集中度高。2017 年中国各大 LED 芯片厂持续扩产,三星、LG 等海外企业关停部分产能,LED 芯片产能逐步向国内转移,至 2018年,中国大陆 LED 芯片产能占比达 58%,中国台湾 LED 芯片产能排名全球第二,占比 15%。国内 LED 扩厂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LED 价格持续下跌趋势下,中小厂商逐渐退出市场。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兆驰股份等在政策支持下,依靠资金和规模优势
3、扩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根据 Trendforce,2020 年 LED 芯片产能前五大厂商分别为三安、华灿、兆驰、晶电和乾照,产能总计占全球 60%。2)龙头厂商纷纷布局 Mini/Micro,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在传统 LED 芯片产能过剩,供需结构失衡的情况下,龙头厂商纷纷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向 Mini/ Micro 等高端领域布局,Mini LED 已进入量产阶段,其中三安光电、华灿光电以及晶元光电成功打入知名客户供应链。三安是韩国品牌客户 Mini 重要供应商,韩国品牌客户发布电视新品 Neo QLED;晶电则成为北美大客户平板产品供应商,目前已量产出货;华灿自 2019年四季度Mini LED芯片开始批量出货,并在国内领先推出 Mini LED RGB 显示芯片,为群创发布的国内首款可卷曲 Mini LED 显示器独家供应 Mini RGB LED芯片。Mini LED 技术难度高,研发、设备投入大,龙头厂商布局 Mini 的意愿和能力更强,且目前终端客户较为集中,龙头厂商更有实力进入相关供应链,我们认为 Mini/ Micro 将成为龙头厂商业绩增长的持续动能,进一步推动行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