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了《2021年生命科学发展报告》。报告概述了亚太地区生命科学房地产,重点介绍了该地区主要生命科学中心的主要趋势、需求驱动因素、企业房地产战略和投资机会。
世邦魏理仕将生命科学行业定义为包括制药、生物技术、医疗设备、食品科学和医疗保健行业。
一、亚太地区生命科学市场概况
尽管亚太地区市场规模庞大,但2018年的医疗支出仅为美国的一半(34750亿美元)。
虽然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的医疗支出约占其GDP的10%,但该地区其他大多数国家的医疗支出仅为2-7%。由于美国的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接近17%,这表明亚太地区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亚太地区的药品生产也滞后,2019年该地区的医药出口总额仅占全球总额(3930亿美元)的9%。印度是新冠疫苗的主要出口国和全球最大供应商之一,而日本和中国是主要生产基地,尽管主要用于国内消费。
图1:按市场划分的卫生支出/ 图2:按市场分列的出口药品

二、区域市场概览——中国
中国大陆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2019年药品总销售额略低于1万亿美元,比日本高出20%。然而,中国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仅为美国的5%,日本的11%,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过去十年,中国大陆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政策都将生命科学列为七大战略增长支柱之一。未来几年,有关部门将为国内市场开发专有技术和医疗生产能力提供支持。政府还提供财政奖励,包括搬迁费用、启动资金和税收补贴。
研发能力显著增强,1600多种新药正在研发中,是亚太地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新药生产国。
虽然中国国家和省级当局都投资在一、二线城市建设生命科学中心,以促进产业发展,但中国的主要集群仍然集中在长三角、渤海湾和GBA。
大中华区生命科学集群

三、生命科学行业公司研发能力
西方公司在全球制药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武田是亚太地区唯一一家总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
然而,政府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和核心技术的所有权正在帮助该地区在研发能力方面赶上美国和欧洲。亚太生命科学研究期刊数量在过去四年中增长了40%以上,中国大陆和日本领涨。
近年来,亚太地区的研发设施也在激增,以支持相应的职能。世邦魏理仕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亚太地区可出租的研发和生命科学相关设施总面积超过1亿平方英尺,其中中国大陆、印度和新加坡拥有最大的空间。
在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生命科学研究论文数量

本文由@云闲原创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数据来源:《世邦魏理仕(CBRE):2021年生命科学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