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深度报告:工程与实业协同发展新材料带来大机遇-220321(6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化学-深度报告:工程与实业协同发展新材料带来大机遇-220321(68页).pdf(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化学(601117)深度报告:工程与实业协同发展,新材料带来大机遇评级:买入(首次覆盖)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03月21日化工&建材中国化学(601117)相对沪深300表现表现1M3M12M中国化学-19.4%-30.3%31.2%沪深300-8.3%-13.9%-17.0%最近一年走势预测指标2020A2021E2022E2023E营业收入(百万元)109995120032139977152828增长率(%)69179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659433863497568增长率(%)20194619摊薄每股收益(元)0.710.711.041.24ROE(%)10101313P/E8.2
2、712.608.617.22P/B0.771.271.100.96P/S0.260.460.390.36EV/EBITDA-0.592.721.630.97资料来源:Wind资讯、国海证券研究所相关报告-0.33420.00090.33600.67121.00631.3414中国化学沪深3002请务必阅读附注中免责条款部分TXiZqUcXkZrZ9Y2X9Y8ObPaQoMqQoMoMiNqQpMjMmOnObRoOyRvPsPoPwMtPpM 公司是化学工程领域国家队,可提供从研发设计到施工运营的全过程服务,近年来业绩持续增长。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公司是化学工程领域国家队,继承了原
3、国家化工部所属的多数设计院与施工建设公司,参与建设了国内多数基础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项目。近年来,公司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业务范围逐步由化工工程扩展至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领域,并通过创新驱动大力开拓实业及新材料业务、现代服务业等。2017年以来公司业绩迎来持续增长,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585.7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99.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42%;归母净利润由2017年的15.5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6.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2.95%。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继续延续增长态势,截止2021年11月底,公司年度累计实现新签合同额3176.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
4、增长21.7%,公司还将有望维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聚焦打造“双碳”整体解决方案,双碳发展战略下,公司成长空间大。公司高度重视双碳带来的行业机会,在双碳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成立了中国化学碳中和科学技术研究院,围绕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和多能互补产业协同化,以及工业过程能效提升,开展碳中和、催化与绿色工艺、高端化工新材料、化工环保等方向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公司目前也已经研发和参与建设了一批双碳项目,包括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垃圾制氢、液体储氢等,未来公司既可以对存量化工石化项目进行减碳、降碳绿色升级改造,还可以在增量项目中集成碳循环工艺,助推化工行业低碳化发展。在双碳发展战略下,公司将有望成为国内
5、碳中和方案的重要供应商。 创新驱动发展,深耕技术壁垒性实业,走向广阔市场。近年来,公司秉持“创新技术+特色实业”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做好工程主业的同时,力图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实现向高附加值的实业领域延伸。公司以被国外垄断的、国内没有工业化生产的化工新材料技术为主攻方向,积极打造化工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在实业发展中,公司综合运用各种激励工具,引入员工跟投,有利于全面激发技术创新和经营活力。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绿色己内酰胺技术,已建成33万吨/年的全球单线最大产能。公司成功开发了“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生产己二腈技术,打破了国外对己二腈技术的垄断,填补国内行业空白,天辰齐翔正分两期建设50万吨/年
6、产能,其中一期年产20万吨己二腈项目有望于2022年4月产出合格己二腈产品。华陆新材气凝胶项目于2022年2月27日一次性开车成功,当前已产出第一批合格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产品。东华天业一期年产10万吨PBAT项目已顺利机械竣工,整体进入了开车、试生产阶段。2022年1月,公司公告计划投资环氧丙烷项目和磷化工项目,进一步打造碳三产业链和“磷矿-磷酸-高纯磷酸-磷酸铁-磷基高端化学品” 产业链,扩大实业版图。公司还聚焦聚烯烃弹性体(POE)、环保催化剂、PBAT、ASA树脂、聚酰亚胺、阻燃尼龙、尼龙12、垃圾气化、氢能储运等一批中高端的高附加值产品技术领域,有序推进关键技术的小试研发、中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