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主业景气向上己二腈项目有望增厚利润-210721(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化学-主业景气向上己二腈项目有望增厚利润-210721(15页).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己二腈是用来生产尼龙 66 主要材料,尼龙 66 凭借其优良的耐热性、抗强冲击的特殊性能,特别适用于军工领域,是国防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根据英威达预计,有更高熔点、更低吸水率等优良性能的尼龙 66 材料将对金属、尼龙 6 等材料形成替代。长期以来,我国尼龙 66 生产所需主材料己二腈为“卡脖子”产品,绝大部分依赖国外进口,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于此同时,国外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国外企业通过垄断己二腈的供给,影响了我国尼龙 66 产业链的正常发展。从需求端来看:全球己二腈生产、消费、贸易集中在北美、西欧及东北亚。全球消费需求总体表现平稳,2018 年消费量约
2、 141.2 万吨,同比增长 1.2%。国内2010-2018 年己二腈表观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年化复合增速达 14.7%。2018 年国内己二腈消费量约为 29.5 万吨,占东北亚己二腈消费总量的 92.1%,占全球的20.9%,已成为全球己二腈的重要消费市场。我国从己二腈用途来看,几乎全部用于加氢合成己二胺,己二胺的约 83.6%用于生产尼龙 66。从供给端来看:受制于尼龙 66 产业链技术封锁,国内尼龙产能布局与全球存在结构性差异。从 2018 年数据来看,全球尼龙 66 产能占比达 23.15%,而国内尼龙 66产能占比仅 9.5%,国内尼龙 6 产能占比明显偏高。根据卓创咨询数据,20
3、20 年国内尼龙 6 产能达 537 万吨/年,尼龙 66 产能达 56 万吨。尼龙 66 产能增长缓慢,主要受制于尼龙 66 产业链中己二腈技术被国外巨头垄断,国内己二腈完全依赖进口,导致使用成本较高。从全球己二腈主要供应商来看,英威达、巴斯夫、奥德胜三大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供应市场,三家合计产能占比 95%,仅英威达一家产能占比达 56%。我国己二腈长期依赖进口,已投产主要产能仅为华丰集团己二酸法 5 万吨/年装置。从国内己二腈产能规划建设情况来看,中国化学与齐翔腾达合资公司天辰齐翔投资 105亿元建设 100 万吨/年尼龙 66 产业链项目,其中包含 20 万吨/年己二腈产能,预计将于 2
4、021 年底率先投产。己二腈巨头英威达计划投资 70 亿元在上海建设 40 万吨/年己二腈项目,预计 2022 年投产。公司早在 2008 年就组建己二腈技术攻关团队,历经 2011 年小试、2015 年中试,丁二烯法直接氰化制己二腈项目于 2019 年正式落地山东淄博。项目一期于 2020年 4 月开工建设,计划于 2021 年 12 月底完工投产。公司己二腈产能落地将打破国外巨头的垄断,我们按当前市场行情测算(PA66 均价 38000 元/吨、丙烯腈 14000元/吨、己二胺 40000 元/吨、己二腈 18000 元/吨),预计一期项目投产后,总产值将达到 105 亿元,税前利润达 15 亿元,有望大幅增厚公司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