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产能去化加速周期企稳可期-250408(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养殖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产能去化加速周期企稳可期-250408(40页).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1中邮证券2025年4月8日产能去化加速,周期企稳可期奶牛养殖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维持中邮证券研究所农林牧渔团队分析师:王琦 SAC登记编号:S1340522100001 Email:2投资要点 奶牛养殖具有周期性,本轮奶价下降已超3年。奶牛养殖周期一般是5-6年,由于生产的惯性和盲从性,原奶价格也呈周期性波动。2008年以来,国内原奶周期可划分为2008-2018年年中、2018年下半年-至今两轮。本轮周期中,国内主产区生鲜乳均价自2021年9月步入下行通道,至今已下降超40个月,奶价较阶段高点跌近30%。扩群和单产提升导致原奶供应过剩。疫情带来的脉冲式需求
2、过后,22年后我国奶类消费开始疲软下滑。但2019-2023年牧场建设热潮的产能仍在持续释放,2019年到2023年,我国奶牛存栏增加了177万头,增幅达37.6%,奶牛平均单产从7.8吨增长到9.4吨,牛奶产量从3201万吨增长到4197万吨,年均复合增速7%。2023年行业开始产能调整,2025年进入加速阶段。2023年行业开始进入亏损周期,但在2024年上半年之前进行产能淘汰的主要是社会牧场,大型牧场产能减少在24年下半年才开始展现。全国奶牛存栏自24年3月开始下降,截至25年2月,奶牛存栏为611.4万头,累计减少约5.8%,距离我们测算的590万头左右的供需平衡点仍有差距。25年奶价
3、进一步下降、三季度面临青储压力以及社会牧场困境加剧,25年上半年行业产能将继续去化,或有望于25年三季度达供需紧平衡。投资建议:周期企稳可期,关注大型龙头牧场。奶牛养殖行业规模化水平、集中度均较高,且集团牧场具有天然优势。当前上市牧场主要有五家,均在港股:优然牧业(全球最大原料奶供应商,至少70%原奶供应给伊利)、现代牧业(蒙牛控股企业及原料供应商)、中国圣牧(国内规模最大的有机原料奶生产商,蒙牛控股公司)、澳亚集团(国内最大独立奶牛牧场运营商)、原生态牧业(中国十大牧场运营商之一,飞鹤控股)。风险提示:发生疫情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3奶牛行业具有周期性
4、和季节性二目录一奶牛养殖行业介绍需求:阶段性调整,市场潜力大三供给:产能去化进行攻坚时刻四格局:乳企抢占奶源,牧场话语权弱五4 4一奶牛养殖行业介绍51.1 奶牛养殖产业介绍(一)奶牛是乳用品种的黄牛,它们经过长期的选育和饲养,以提供优质的牛奶供人类食用。奶牛分为奶用和肉奶兼用两种类型。奶用奶牛的产奶量较高,而肉奶兼用奶牛的乳脂率较高。目前,我国饲养的奶牛80%以上为中国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奶牛)及其杂交改良牛。我国从1980年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开始引进此品种,此品种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产奶量高、耐粗饲。图表1:奶牛养殖行业产业链资料来源:中邮证券研究所整理61.1 奶牛养殖产业介绍(
5、二)奶牛的生命及生产周期:奶牛从出生到生理成熟需要2年时间,需经历犊牛、育成牛、青成牛、成母牛4个阶段。母牛产犊后方能泌乳,进入产奶期。奶牛的的产奶周期:产崽后产奶60-80天后再次受精边怀孕边产奶怀孕280天,最后2个月不用挤奶(干奶期)2个月后再产崽。奶牛每胎次产奶约305天,随后进入干奶期等待下次产犊。奶牛的自然寿命可达15-20年,但作为经济动物,其淘汰主要基于生产效益。奶牛的产奶高峰期通常在第2-4胎,产奶量在6-8年时开始下降。因此集约化牧场平均淘汰年龄5-6岁(3-4胎次),传统牧场可能延长至7-8岁。图表2:母奶牛的生长周期资料来源:中邮证券研究所整理71.2 奶牛养殖产业模式
6、根据养殖规模、技术应用、管理方式及市场需求的不同,现代奶牛养殖模式可有分为多种类型。一般来说:采取草地放牧或家庭农牧混合方式的一般是小农户,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则采取集约化规模养殖方式,且大多由企业经营。类型特点优点缺点适应场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大规模集中饲养,机械化程度高,采用科学配方饲料和标准化管理。产量高、效率高,便于统一防疫和质量管理初期投资大,依赖技术和设备,环保压力大现代化牧场(如欧美大型牧场或中国蒙牛、伊利合作的万头牧场)传统散养模式小规模、低密度养殖,以家庭为单位,依赖自然放牧或粗饲料喂养。成本低,动物福利较好,适合有机奶生产。产量低,效率不高,疾病防控难度大。土地资源丰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