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科技-公司首次覆盖报告:Mini LED开启新纪元十年十膜驱动非线性增长-210924(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阳科技-公司首次覆盖报告:Mini LED开启新纪元十年十膜驱动非线性增长-210924(21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光学基膜是光学膜行业工艺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光学基膜是以聚酯切片为主要原材料,经过双向拉伸工艺制备而成的一类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光学级聚酯薄膜。单独的光学基膜并不具备特殊的用途,通常需要预先对薄膜表面进行底涂改性(在线涂布)来改善表面附着性,后续再涂覆各类功能性涂层以制备扩散膜、增亮膜等功能膜。作为多种光学膜的基膜,光学基膜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扩散膜、增亮膜等光学膜的性能。由于光学基膜要求具备低雾度、高透光率、高表面光洁度、厚度公差小等出色的光学性能,所以对原材料、加工设备、车间洁净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应用于偏光片离型膜和保护膜、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离型膜、OCA 光学
2、胶离型膜等高端领域的光学级聚酯基膜,东丽、三菱、东洋纺、SKC 等国外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近年来,我国聚酯薄膜行业高速发展,但国内行业呈现“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国内光学级聚酯基膜市场空间在百亿级别,亟待国产替代。光学基膜展现“长阳速度”,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产能规模扩张近 4 倍。2018年 8 月,公司2.5 万吨光学基膜生产线实现小批量生产,当时主要应用于对亮度、分辨率、对比度等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不高的中低端液晶显示领域和护卡膜、保护膜、珠光片等领域。2019 年,生产工艺逐渐稳定、品质稳步提高,光学基膜市场迅速打开,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在收
3、入持续增长的同时,毛利率由 2018 年的-7.03%提高到 2019 年的9.29%,成为公司盈利重要的增长点。2020 年,受新冠疫情及设备升级调试停产影响,光学基膜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22.68%,但是毛利率提升11 个百分点至20.19%,应用领域重点转向光学离型膜、光学保护膜、显示用光学预涂膜等领域。 2021 年 5 月底,公司组织对光学基膜生产线为期一月的升级改造,改造后光学基膜产品品质稳定性持续提升,产品结构也提升到以显示类应用的基膜为主,2021H1 光学基膜收入同比增长 51.23%,毛利率同比提升约 13 个百分点。2021 年 9 月,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合肥新材料投
4、资12.24 亿元建设“年产8 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产品主要应用方向为偏光片离型膜和保护膜、MLCC 离型膜、新型显示用预涂膜等光学级聚酯基膜。锂电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锂离子电池主要由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四部分组成,凭借优异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动力能源、消费电子和储能设备等行业。锂离子电池隔膜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薄膜,可以隔离正、负极,不让电子直接通过导致短路,同时为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提供通道,形成充放电回路。在电池过度充电或者温度升高时,隔膜需要通过闭孔功能将正负极分开以阻隔电流传导,防止电池过热甚至爆炸,这要求隔膜具有合适的厚度、孔
5、径和孔隙率、离子透过率以及足够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等性能。隔膜按照使用的基材可分为聚乙烯(PE)隔膜、聚丙烯(PP)隔膜、复合多层膜,其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基体材料和快速配方调整、微孔制备技术和成套设备自主设计等。微孔制备技术是隔膜生产工艺的核心,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湿法工艺制备的隔膜拥有更均匀的尺寸和分布,通常面向三元锂电池,用于高端动力能源和中高端消费电子领域;而干法制备的隔膜由于较低的成本,在磷酸铁锂电池中广泛使用,主要应用于中低端动力能源和储能设备等领域。湿法隔膜市场增长具备高确定性,随着磷酸铁锂电池产能释放,干法隔膜需求同样持续提升。随着中高端新能源车对长续航的要求不断
6、提高,动力锂电池朝着高能量密度和轻量化的趋势发展,湿法隔膜微孔分布均匀性好,孔隙率和能量密度高,并且容易制造的更轻薄,能够满足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对电池长续航和轻量化的需求。目前三元锂电池基本全部采用湿法隔膜,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湿法隔膜的市场增长具备高确定性,根据 GGII 统计数据,2020 年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为 26.2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31.7%,2021 年上半年出货量为25.1 亿平方 米。受益于小动力市场(共享动力单车、换电等)、储能市场(基站设备)以及磷酸铁锂电动车三重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