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长阳科技-反射膜全球领先、光学基膜快速推进“十年十膜”打造功能膜平台公司-210402(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研究】长阳科技-反射膜全球领先、光学基膜快速推进“十年十膜”打造功能膜平台公司-210402(22页).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公司首次覆盖 长阳科技(688299.SH)技术难度加大,Mini-LED 反射膜单价有望提升。Mini-LED 背光模组及上游膜材料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背光模组、扩散片、反射膜、扩散膜等上游材料都会有性能要求上的变化,需要配合不同的下游厂家进行设计。预计 Mini-LED 用反射膜将进一步加深产品的技术壁垒,单价相对于普通反射膜大幅提升,带来较大市场增量。公司正在积极配合客户的需求进行 Mini-LED 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产品的研发。三星作为 Mini-LED 的主要行业推手,21 年预计出货量达到百万级别,公司在 Mini-LED 用反射膜市场具有极强的产品竞争力。面板产能向大陆转移,产
2、业链国产配套需求强劲韩企陆续关闭产线,液晶面板产能加速向大陆转移。2009 年以来,在中国内地市场需求强劲、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背景下,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面板产能开始向大陆转移。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大陆已经形成多个面板产业区,成为世界面板产能的中心。目前,位于中国的 12 条 8.5代线将逐步在中大尺寸市场中发力,全球建成的 4 条 10.5 代线,惠科和 TCL 规划的 2 条 10.5 代线均位于大陆,高世代线带来的成本、规模优势十分明显。在大陆产能快速扩张之下面板价格触底,导致韩台厂商出现亏损,SDC 和 LGD 陆续宣布与 20-21 年关闭大部分 LCD
3、产线。产能份额进一步向大陆集中,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预估,20 年大陆液晶面板产能占比将达 55%。产业集群效应,产业链迎来国产替代。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制造基地,产业集群效应导致面板上下游厂商聚集在面板厂附近。而光学膜由于存在技术壁垒,国内厂商无法满足下游液晶面板制造商对光学膜产品的需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包括反射膜在内的光学膜等上游原材料都依赖进口,我国液晶显示器用反射膜市场基本被日本东丽、日本帝人、韩国 SKC 等外国公司掌控。纵观历史,面板产业带动当地上下游的发展为大势所趋,目前公司的反射膜产品取得技术突破,有望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响应国产替代的巨大需求。获得终端大客户认可,份额持续提升持续改进技术工艺,反射膜参数国际领先。公司在产品的配方设计方面,利用超重力技术和微纳包裹技术相结合,通过超高分散技术创制出以有机与无机微纳材料为核、耐高温树脂为壳的具有椭球体泡孔结构的复合母料,改善了纳微材料与聚酯界面相容性,提升了泡孔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使反射膜的反射率达到了96%以上。后续通过不断优化配方设计以及工艺参数,成功研发出多相泡孔结构,取代了之前的双相泡孔结构,使核心指标反射率进一步提升到 97%以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