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AIoT系列深度(一):WIFI MCU与模组“盛宴”开启-20210528(4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行业AIoT系列深度(一):WIFI MCU与模组“盛宴”开启-20210528(41页).pdf(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WiFi MCU 行业龙头,核心竞争力凸显公司是 WiFi MCU 全球龙头,2017 年度至 2019 年度公司产品销量市场份额保持在 30%左右,排名第一。公司与TSR 预沟通,预计2020 年度本公司产品在 Wi-Fi MCU 领域市场份额已提升至 35%以上,仍为第一。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为联发科、瑞昱、赛普拉斯、高通和恩智浦(2019 年收购美满 WiFi)等。公司从硬件厂商发展为整体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产品涵盖硬件、上层软件栈、云平台对接,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具体来说:硬件层:ESP 8266和 ESP32 系列芯片、模组、开发板;上层软件栈:ESP-IDF 操作系
2、统及各类应用框架;云平台对接:现已支持几十种国内外云平台对接。AI-IoT 软件开发框架,能实现语音识别、人脸检测和识别、云平台对接、Mesh 组网等功能,可云对接谷歌、微软、小米、BAT 等主流 IoT 平台。独创Wi Fi 组网技术 ESP-MESH,可扩大热点面积,信号稳定,可自动组网、节点自愈。公司很好的解决了客户分散和高性价比要求的需求痛点,构筑了“开发者生态” 的核心竞争优势和成本优势。成本优势:1、硬件成本低:a.IP 授权费用低甚至免费:公司早期利用相对小众的可以剪裁的 Cadence IP 架构,相较ARM 架构每颗芯片授权费用低,随着C3 产品的量产,公司自研RISC-V 的IP 架构,完全节省IP 费用;b.架构精简设计:全部模块自研:模拟、数字、电源部分都是自己设计。架构和IP 层面做了很多的创新;c.生态链下游的整体成本:设计精简,模组外围元器件少;d.公司产品销量全球领先,规模效应凸显。2、客户使用成本低:a.开放的社群,降低了客户 IoT 开发的门槛,缩短了开发周期,客户使用成本更低。b.软件可靠稳定,论坛的支持力度强,众多 AE/FAE 维护支持。物联网芯片是软硬结合,公司软件稳定性好,有自己的编译器,并且开发了 IDF 操作系统:硬件决定射频性能、功耗等,软件的可靠性也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