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3-张敏灵-内外兼修——东南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路径思考.pdf

上传人: 海*** 编号:184767 2024-11-10 33页 4.82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根据报告的内容,本文主要概括了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在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方面的思考和实践。主要内容包括: 1. 内修AI专业内涵建设,强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加强教学科研互促,形成“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2. 外延AI赋能教学改革,包括“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建设,如“会计学+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学+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和实施。 3. 构建“多维延拓”知识结构体系,开设多门学科交叉类系列课程,实现多维培养,交叉贯通。 4. 打造“多维度”实践创新教育平台,设立“多元化”实践创新项目计划,构建“双轨循环”实践创新体系。 5. 实施“至善课堂”提升计划,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资源建设,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逐步覆盖所有专业、所有学生。 6. 建设“人工智能+”跨学科虚拟教研室,服务全校“人工智能+X”教育,推动教学改革。 综上所述,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在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方面,通过内修专业内涵和外延AI赋能教学改革,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实践创新平台和教学改革模式,为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工智能专业如何进行内涵建设? 人工智能专业如何进行外延赋能? 人工智能专业如何实现“内外兼修”?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