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网络成瘾及其防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网络成瘾及其防治.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网络成瘾及其防治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ts prevention王丹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内容 网络成瘾的现状 网络成瘾的成因 网络成瘾的表现 网络成瘾的评估与诊断 网络成瘾的干预与预防网络成瘾的现状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3年8月28日发布 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占比97.5%。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10.47亿人、10.44亿人和10.26亿人,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
2、.1%、96.8%和95.2%。伴随着数字技能的稳定提升,广大网民共享数字时代美好未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利(正确利用)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了解外面世界的途径 可以开拓视野 可以加强对外交流 可以促进个性化发展 可以促进学业 可以拓展教育空间.网络的弊(不当使用)不良心理影响 不良躯体影响 不良家庭影响 不良社会影响 不良功能影响 不良“三观”网络成瘾.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 中国儿童数字安全发展报告 2021 87.1%的儿童已经开始数字生活,73.8%的儿童拥有独立上网设备,数字生活日益丰富。网络游
3、戏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娱乐社交方式。网络沉迷现象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生率超过六成。网络成瘾的成因网络成瘾的成因-虚拟空间特征双重ACE假说易进入性Accessibility匿名性Anonymity便利性Convenience可控制性Control易逃避现实性Escape兴奋性Excitement个体人格特征抑郁自卑孤独社交焦虑共病性 其他9需要的满足性成就感交流其他10网络成瘾的成因-个体认知特征家庭社会因素 家庭教育误区及不良氛围 学校应试教育缺陷及引导缺位 社会负面现象及负面意识形态 偏离正常的文化氛围等 对网络成瘾也有重要促进作用认知 偏差 网络特性 成瘾滥用 一般使用 满足满足 精神 障碍
4、人格 特质 网络成瘾成因模型假设网络成瘾的强化循环机制13上网再上网内疚 下网戒断反应 危险因素网络成瘾的表现 网络成瘾综合征 网络成瘾戒断综合征 相关心理功能损害 相关社会功能损害 相关躯体损害网络成瘾综合征 满足感:上网时感到心情愉快或情感高涨;渴求上网:难以控制,或不由自主地想起或梦见网上内容;上网高于一切:为了上网放弃或减少重要的社会、职业或娱乐活动,或上网甘愿其他冒险;耐受性增加:上网次数增多、上网时间延长;尽管知道网络使用可能引起或加重躯体、社会、职业或心理问题,但节制上网经常失败;反复出现网络戒断症状,若重新上网戒断则迅速消失;难以保持长时间不接触网络,反复戒断后又重新上网。网络
5、成瘾戒断综合征 当网络成瘾者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一般在数天到1个月内出现;激越,焦虑、紧张、心烦意乱、易怒、情绪低落;强迫性思考网络上发生的事情;幻想或梦想有关网络的事情;随意或不随意地做手指敲击键盘的动作等;一般情况下躯体戒断症状比较少见或轻微。相关心理社会功能损害 人际关系问题:破坏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和朋友关系;学习问题:导致学习兴趣减弱、成绩下滑、厌学、逃课、失学等;工作问题:严重破坏正常工作秩序,浪费大量工作时间,损害工作效率;生活问题:不关心衣食住行,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心理问题:个性(孤僻懒散、淡漠、撒谎、逆反敌对、兴趣改变),焦虑抑郁,行为异常,违法行为等。接诊时遇到这些问题时应关
6、注是否为网络成瘾所致!相关躯体损害 眼干、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差、视力下降等 躯体(头、肩、背)疼痛、腕肌损伤等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肠梗阻、胃肠疾病等 紧张性头痛、脑中风等 甚至诱发癫痫与猝死接诊时遇到这些问题时应关注是否为网络成瘾所致共病 共病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ADHD、酒精滥用以及人格障碍等;两者最有可能互为因果关系;美国青少年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往往合并轻躁狂、恶劣心境、强迫性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台湾网络成瘾青少年往往有突出的ADHD、抑郁、社交恐怖和敌意症状,学生中网络成瘾与酒精有害使用关联;我国网络成瘾专科门诊调查发现,网络成瘾精神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