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田辉-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建设.pdf

上传人: 2*** 编号:148931 2023-12-08 23页 10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田辉教授关于新时代高校电子电气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的报告内容。报告聚焦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建设,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提升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课程建设遵循“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指导思想,并体现新时代新工科教育的要求。 关键数据和信息包括: - 课程概述:提出不依赖于某种芯片的课程体系,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 课程建设历程:自70年代初至今,经历了从北京市精品教材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演变。 - 课程内容体系跟进挑战: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普遍应用,提出课程内容跟进的策略。 - 课程建设难点与突破:面临ARM Cortex-M4处理器相比Intel 8086处理器的复杂性,通过重新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基本原理和普遍性,强化动手和应用能力。 - 科产教融合:强化课程内容与产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完成世界首个宽带TDD试验验证系统基站等。 报告提出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包括完善思政元素、融入更多的科产案例、完善知识图谱、制作课程MOOC、编写第四版教材以及建设基于我国自主产权的处理器芯片课程体系等。目的是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使命感。
"高校电子电气教学改革有哪些新举措?" "如何培养适应新工科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北京邮电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有哪些亮点和成果?"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