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昱-基于大型引调水工程的景观营造途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昱-基于大型引调水工程的景观营造途径.pdf(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刘 昱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转折地,在全国经济地理格局中,处于承东联西、南北交流的中心位置。全省包括长江、汉江、清江三条主要水系,呈现“三江千湖、四屏一山一平原”的自然地理格局,可分为鄂西山区、鄂东北低山丘陵区、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鄂北岗地丘陵区和江汉平原区等五个地势区。长江、汉江、清江三江串联全省江汉湖群及湖库湿地,为江汉平原提供了优良的水土条件,支撑湖北成为国家粮食主产区。东、西、北三面环山,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生态屏障湖北-中国水利的枢纽与心脏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枢纽丹江口水库鄂北地区鄂北地区,北接河南省,行政区划上包括襄阳市的襄
2、州区、枣阳市,随州市的随县、曾都区、广水市,孝感市的大悟县。鄂北地区干旱问题严重,是湖北省有名的“旱包子”,“十年就有九年旱,大旱不至便小旱”,每年千余河流断流,千座水库降至死位,为湖北省历史上有名的“旱包子”。清江 工程是国务院重点推进、优先实施的172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湖北省自主建设的投资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惠人口最多的工程,被列为湖北省水利“一号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水资源配置格局黑清河水库官沟水库刘桥水库北郊水库华阳河水库黑龙口水库鲁河城水库黑屋湾水库龙脉水库封江口水库两河口水库先觉庙
3、水库王家冲水库丹江口水库古城水库高庵水库霞家河水库樊庄水库西拍子河水库冯营水库七里冲水库工程通过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取水口取水,通过269.67公里的输水设施,连接沿线调蓄水库,搭建一条长距离供水管线(年均引水7.7亿立方米,设计供水人口482万人,灌溉面积363.5万亩),。隧洞施工采用TBM掘进施工,降低工程对山体的影响;明渠开挖深度多在10-30m,其余为浅埋、半挖半填或全填方渠道;低凹地段系倒虹吸工程;两头高中间低;“以槽代渠”的建设方案减少对沿线土地的切割,节省了土地资源。主线4大空间类型明渠 8.91%暗涵、隧洞54.82%倒虹吸 28.22%渡槽、管桥 7.05%p 南水北调中线工
4、程向华北平原北京、天津在内的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惠及人口近一亿直接减少汉江中下游四分之一的水量明渠77%p 引江济汉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长江干流开挖一条人工运河向汉江“补水”受惠600多亩农田和800多万人口p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惠及363.5万亩耕地和482万人口节水、保水的民心、生态工程明渠8.91%,91.09%封闭式暗埋管线周期短、占地少、移民少、成本低工程比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江济汉工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南水北调中线2003.12.30开工2014.12.12通水引江济汉工程2011.1.13开工2014.9.26通鄂北
5、调水工程2015.10.22开工计划2019通水大体检,基于GIS和遥感技术对场地的生态影响,构建生态敏感性模型,精准划定生态敏感区和生态战略点。利用GIS技术将遥感图与工程布置图进行叠加,经过运算与分析,科学选定工程沿线的生态敏感区和生态战略点科学评估:“八成半暗埋、一成半露地面”的总体工程布局形式实现了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对场地生态环境的低干扰。利用GIS技术将遥感图与工程布置图进行叠加,通过数字模型模拟不同的工程类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标准及其权重,对各用地单项生态因素敏感性等级及其权重进行评估,然后单因子叠加,用加权多因素分析得到工程转换点的叠加生态敏感性分层和最终的生态敏感性模型,科学选定
6、工程沿线的生态敏感区和生态战略点,采取一定的生态措施达到生态环境的修复。水网联通:三山环抱、星罗密布的水库和贯穿场地的汉江和唐白河构成独特的山水生态格局。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联合受水区36座水库进行联合调度,设24处分水口,实现鄂北地区的水网联通。唐白河黑清河水库生态绿心封江口水库东郊水库古城水库武当山脉桐柏山脉大洪山脉王家冲水库丹江口水库基于GIS空间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将以其途径的丹江口水库东南角、老河口市、襄樊市、枣阳市、随州市、广水市以及孝感市的大悟县七个区域作为研究的大环境背景,确定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以及10个标准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以及三方面对环境进行考量,在此基础上,以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