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玮-拟自然的农村中小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玮-拟自然的农村中小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pdf(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拟自然的农村中小河流生态拟自然的农村中小河流生态保护与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修复技术研究水利部河湖中心 胡玮二二三年四月目 录一、背景意义二、技术体系三、典型案例四、对策建议一、背景意义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n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n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2、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背景意义相关政策背景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要求,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中央精神2022年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中央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集中整治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乡村生态修复与保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
3、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国办发202140号),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重点领域工作中,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厅字201642号)和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维护河湖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工作。一、背景意义 农村中小河流: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通道与生态廊道,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振兴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建设乡村水生态文明的
4、重要依托;河湖监管工作的必要内容,河湖监管将向农村河流的保护和管理转移。中小河流:流域面积3000平方千米以下的河流;大部分属于大江大河的支流、上游、源头水系,大江大河的延伸、支撑和基础;对中小河流的系统研究和治理相对较少。目 录一、背景意义二、技术体系三、典型案例四、对策建议拟自然: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修复功能基础上,在河流地貌形态、水系格局、岸坡防护、栖息地加强及生态文化景观等方面采取各类工程或非工程措施,促进形成生态健康、自然美感、承载乡愁的农村水系特征,提升农村水系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使已经人工化、渠道化的河流廊道恢复原有的自然特征。特点:利用植物作为生态修复工程的天然材料。植物
5、的茎叶可以起到一定的雨水截留作用,增加雨水下渗,植物的根系可以对土壤进行加固,减少水土流失;行洪期间可有效增加支流河道断面糙率,减缓水流速度,有效形成支流洪水与干流洪水错峰,减少下游干流河道行洪压力。二、技术体系拟自然的农村中小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NbS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目前农村中小河流治理情况目前,农村中小河流治理生态技术措施可分为河道整治、污染控制、生态修复等三类措施。河道整治技术水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措施扩挖疏浚河道修建堤防和护岸工程加高加固整治已建堤防人工湿地生态浮床曝气增氧微生物净化水系连通清淤疏浚与清障生态护岸景观
6、建设成效河道行洪能力提升,岸坡防冲能力显著提高,大幅提高了中小河流沿线城镇和重要农田保护区的防洪标准水体净化能力提高治理河段的水土流失有所缓解,生态景观得到美化,河流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逐步改善问题部分地区出现“三面光”等做法缺乏控源截污等措施未针对生态系统健康恢复采取系统性措施农村中小河流治理生态技术措施及效果分析1.目前农村中小河流治理情况浙江全面推进以流域(区域)为单元的中小流域治理,全面完成100余条中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坚持水岸同治,“固堤+绿岸+慢道+亲水”同步推进。河北、辽宁等省份逐河编制治理规划,对跨行政区的河道规划提级审查,科学确定防洪标准,统筹推进整河流治理。福建南平:“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