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味业-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零添加趋势渐起千禾乘势而上-221128(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禾味业-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零添加趋势渐起千禾乘势而上-221128(38页).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上搜索。
1、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第 37 页页起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零添加趋势渐起零添加趋势渐起,千禾乘势而上千禾乘势而上 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薛缘薛缘 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 S1010514080007 顾训丁顾训丁 食品饮料分析师 S1010519110002 公司首创零添加酱油,快速崛起成为调味品后起新秀。零添加酱油正迎来加速公司首创零添加酱油,快速崛起成为调味品后起新秀。零添加酱油正迎来加速发展,公司具备先发优势及差异化竞争力,短期在渠道扩
2、张下望延续较高增长,发展,公司具备先发优势及差异化竞争力,短期在渠道扩张下望延续较高增长,龙头入局龙头入局&渠道变迁使长期挑战与机遇并存。给予渠道变迁使长期挑战与机遇并存。给予公司公司 2023 年年 53 倍倍 PE,对,对应应目标价目标价 20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独辟蹊径首创零添加,以差异化成为后起新秀。独辟蹊径首创零添加,以差异化成为后起新秀。公司以焦糖色起家,2008 年首创零添加酱油,2013 年从华东开启全国化进程,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快速成长。2021 年收入/净利润分别为 19.2/2.2 亿元(2016-21 年 CAGR 为 20%/1
3、7%),其中酱油/醋收入分别为 11.8/3.2/亿元,料酒 2020 年收入为 1.1 亿元,2020 年酱油中零添加/高鲜产品占比分别为 52%/22%。根据股权激励目标,2024 年公司计划实现收入/净利润 30+/5+亿元。酱酱/醋醋/料酒为优质赛道,零添加酱油成长可期。料酒为优质赛道,零添加酱油成长可期。2020 年调味品行业规模为 3500-4000 亿元,酱油/醋/料酒/蚝油是优质细分赛道,规模分别约 650/175/130/70 亿元。我们预计酱油 2020-2025 年 CAGR 为 6%(量 4%/价 2%),消费升级驱动行业持续增长。复盘日本酱油行业,四轮产品升级驱动均价
4、提升,较多基础酱油满足零添加要求。中国零添加酱油处于快速成长期,2020 年规模约 9 亿元,我们测算 2025 年有望达到 60-70 亿元(CAGR46%51%),远期规模有望超百亿。酱油一超多强竞争格局清晰,海天市占率 21%,2-6 名市占率均为 2%-5%;千禾行业排名第七,未来有望把握零添加机遇、向上跃升,规模进入第二梯队。深度绑定零添加,稳步推进全国化。度绑定零添加,稳步推进全国化。(1)产品差异化,聚焦零添加、兼顾高鲜。零添加酱油具备高氨基酸态氮含量、仅使用必需原料、高性价比特点,且以豆粕为主要原材料具备低吨成本优势。(2)绑定零添加营销提势能,高举高打投放广告,发力商超导购营
5、销,不断迭代营销策略,精准覆盖目标人群,迅速提升品牌认知。(3)逐步推进全国化。率先发力商超/电商(占比约 60%/20%),与龙头错位竞争;以大型连锁 KA 为起点开展全国化,逐级推动下沉,给予渠道较高利润空间和深度扶持。继续深耕西部,东部进入收获期,北部和中部处于快速成长期。线上渠道持续保持高增,望与线下渠道结合,提升品牌力和销售。短短期渠道扩张促增长,长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期渠道扩张促增长,长期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虽有外部扰动,但公司仍处于渠道扩张成长阶段,短期发展空间主要取决于公司渠道拓展能力,我们测算 2025 年公司收入有潜力达到 3540 亿元(4 年 CAGR 约 16%20%)
6、。面对零添加行业机遇,不确定性主要包括海天等龙头入局和商超流量下滑两方面,目前公司正通过针对性推出 9.9 元零添加酱油、精细化管理商超渠道、拥抱社区团购等方式积极应对,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长期看,公司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具备不确定性,需持续关注公司在渠道下沉、餐饮渠道扩张、新品延展等方面的进展。风险因素:风险因素:零添加调味品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渠道扩张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新品类拓展不及预期,局部疫情反复超预期,食品安全问题。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在零添加将迎来加速发展及公司渠道扩张带来的双重驱动下,预计公司短期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
7、业收入为 22.7/26.6/30.9亿元、净利润 2.8/3.6/4.6 亿元。参考可比公司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当前股价对应 2023 年 PE 分别为 40/32/48 倍(Wind 一致预期),同时公司具备较高的成长性(Wind 一致预期下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 2021-2024 年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12.4%/11.5%/33.6%,我们预计千禾味业 2021-2024 年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27.1%),因此公司具备享受一定估值溢价的条件。根据绝对估值法,公司每股价值约 19.5 元,综合绝对估值法及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 2023 年 53 倍 PE
8、,对应目标价 20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千禾味业千禾味业 603027.SH 评级评级 增持(首次)增持(首次)当前价 17.93元 目标价 20.00元 总股本 959百万股 流通股本 959百万股 总市值 172亿元 近三月日均成交额 353百万元 52周最高/最低价 26.35/13.75元 近1月绝对涨幅 16.81%近6月绝对涨幅 28.74%近12月绝对涨幅-11.45%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2 项目项目/年度年度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
9、4E 营业收入(百万元)1,693 1,925 2,274 2,658 3,085 营业收入增长率 YoY 25.0%13.7%18.1%16.9%16.1%净利润(百万元)206 221 276 362 455 净利润增长率 YoY 3.8%7.6%24.6%31.3%25.7%每股收益 EPS(基本)(元)0.21 0.23 0.29 0.38 0.47 毛利率 43.8%40.4%35.4%37.6%38.5%净资产收益率 ROE 10.8%10.7%12.1%14.1%15.7%每股净资产(元)1.98 2.16 2.38 2.67 3.03 PE 85.4 78.0 61.8 47.
10、2 38.1 PB 9.1 8.3 7.5 6.7 5.9 PS 10.2 8.9 7.6 6.5 5.6 EV/EBITDA 51.2 48.4 43.2 33.0 27.0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注:股价为 2022 年 11 月 25 日收盘价 YUbWqVoUeXoWmPaQbPbRnPoOpNtRfQnMqRlOmOxOaQqQvMwMtQwOuOpNuN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3 目录目录 首创零添加,差异化崛起首创零添加,差异化崛起.6 从焦糖色延伸至调味
11、品,独辟蹊径铸就“零添加”龙头.6 调味品业务占比持续提升,酱油高增表现亮眼.6 专注生产高品质调味品,经销为主扩张外埠市场.7 实控人股权集中,员工持股激励充分.8 业绩复盘:调味品后起新秀,短期承压后望迎来改善.9 千亿调味品持续升级扩容,零添加蓄势待发千亿调味品持续升级扩容,零添加蓄势待发.10 四千亿调味品持续扩容,酱油、醋、料酒为优质赛道.10 酱油升级趋势明确,零添加望迎来加速发展.12 千禾味业:深度绑定零添加,持续推进全国化千禾味业:深度绑定零添加,持续推进全国化.18 产品:兼顾当下发力未来,兼具差异化与竞争力.18 品牌:加速曝光提势能,深度绑定零添加.21 渠道:线下线上
12、协同推进,思路清晰稳步扩张.23 短期渠道扩张促成短期渠道扩张促成长,长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长,长期机遇与挑战并存.29 短期持续面临外部扰动,渠道扩张能力决定成长速度.29 长期发展具备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并存.31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32 盈利预测及估值盈利预测及估值.32 盈利预测.32 投资建议.33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4 插图目录插图目录 图 1:千禾味业发展历程.6 图 2:公司收入构成(亿元)及占比.7 图 3:公司酱油、食醋、料酒及焦糖色业务收入增长率.7 图 4:201
13、5 年公司酱油生产成本构成.7 图 5:2015 年公司食醋生产成本构成.7 图 6:公司主营收入分销售模式构成.8 图 7:公司主营收入分地区构成变化.8 图 8:公司股权结构图.8 图 9:公司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及增长率.10 图 10:公司预测 PE 变化,公司股价及 CS 调味品走势对比.10 图 11:调味品百强企业总收入及可比增长率.11 图 12:我国调味品行业规模及增长率(出厂口径).11 图 13:调味品销售渠道构成.11 图 14: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及构成(万亿元).11 图 15:我国酱油消费升级过程.13 图 16:我国酱油零售端分价格带占比.13 图 17:我国超
14、高端酱油市场规模(零售口径)及增长率.13 图 18:中国健康食品规模快速增长(亿元).14 图 19:较多消费者认为“零添加”产品更优.14 图 20:不同月收入等级消费者购买酱油时的主要考虑因素.15 图 21:日本不同酱油酿造方式占比变化.15 图 22:龟甲万部分代表产品配料表.15 图 23:日本家庭端酱油升级过程梳理.16 图 24:日本四次酱油升级结果.17 图 25:公司主要产品及价格区间.19 图 26:2018&2020 年公司各类调味品中零添加产品销售额占比.19 图 27:2020 年公司酱油分产品收入构成.19 图 28:主流品牌高鲜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对比(g/100
15、ml).20 图 29:主流品牌高鲜酱油价格对比(元/500ml).20 图 30:千禾味业、海天味业、中炬高新酱油吨成本及吨价对比.21 图 31:千禾味业与海天味业吨成本拆分对比.21 图 32:消费者购买主要酱油品牌时的前三考虑因素.21 图 33:2021 中国酱油品牌联想度前十名.21 图 34:千禾味业零添加酱油冠名热门综艺新相亲大会.22 图 35:千禾味业“零添加酱油”投放电梯智慧屏.22 图 36:千禾味业在其公众号分享酱油选择方式.22 图 37:千禾味业超市陈列展示.22 图 38:千禾味业、中炬高新、海天味业主营业务分地区收入(亿元).23 图 39:千禾味业、中炬高新
16、、海天味业主营业务分地区经销商数量(家).23 图 40:主要调味品企业销售渠道构成对比.23 图 41:2021 年酱油零售端前十品牌市占率.23 图 42:2014-2015 年公司向汇鲜堂销售额及成本拆分(万元).24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5 图 43:2014-2018 公司向汇鲜堂销售额及增长率.24 图 44:2017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商超渠道酱油品牌市占率变化.25 图 45:公司各地区收入(亿元)及复合增长率.25 图 46:2018-2021 年公司
17、各地区毛利率变化.26 图 47:2020Q1-2022Q3 公司各地区经销商数量变化.26 图 48:2007-2021 年调味品零售端各渠道销售额占比.26 图 49:千禾味业、海天味业、中炬高新线上收入(百万元)及增速.27 图 50:天猫淘宝平台各调味品企业收入增速.27 图 51:2022 双 11 基础调味品前十品牌销售额.27 图 52:2021 双 11 基础调味品前十品牌销售额.27 图 53:美团优选酱油品类前五名 SKU 占比变化.28 图 54:美团优选酱油品类小品牌 SKU 数占比变化.28 图 55:千禾味业食醋收入及增长率(%).29 图 56:千禾味业料酒收入及
18、增长率(%).29 图 57:千禾味业主要产品产能变化及 2020 年产量(万吨).30 图 58:千禾味业、海天味业、中炬高新主要财务指标对比.31 表格目录表格目录 表 1:2017 年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考核目标值与实际完成值对比(单位:亿元).9 表 2:2022 年公司限制性股票授予名单.9 表 3:重点调味品品类出厂规模(亿元)及竞争格局.12 表 4:2020 年零添加酱油市场规模及渗透率测算.17 表 5:中国零添加酱油未来市场规模测算.18 表 6:2030 年零添加酱油市场规模测算.18 表 7:主流品牌零添加酱油产品对比.20 表 8:公司不同区域渠道扩张方式.24 表
19、 9:2022 双 11 天猫基础调味品商品前十榜单.27 表 10:千禾味业在美团优选上不同城市 SKU 数量及产品分布情况.28 表 11:千禾味业各地区未来收入预测.30 表 12:千禾味业主营业务分产品未来收入及市占率预测(亿元).31 表 13:千禾味业分品类收入预测假设表(单位:百万元,%).33 表 14:千禾味业费用率假设及净利率(%).33 表 15:公司盈利预测.34 表 16:可比企业估值表.34 表 17:DCF 法关键假设.35 表 18:千禾味业 DCF 估值计算(单位:百万元).35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
20、.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6 首创零添加,差异化崛起首创零添加,差异化崛起 从焦糖色延伸至调味品,独辟蹊径铸就“零添加”龙头从焦糖色延伸至调味品,独辟蹊径铸就“零添加”龙头 以“零添加”差异化切入调味品,从西南迈向全国。以“零添加”差异化切入调味品,从西南迈向全国。公司前身为 1996 年成立的恒泰实业,地处四川眉山,早期主要向海天、李锦记等调味品企业供应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2001 年公司向下游延伸至酱油、醋等调味品产品,2008 年另辟蹊径率先推出“零添加”酱油,通过与行业龙头形成差异化竞争实现快速发展,2013 年公司开始向华东等外埠市场扩张,并于 2016 年上
21、市,目前已形成以酱油为核心,醋、料酒等多种产品协同发展的良好势头。公司以“匠心酿造中国味道”为使命,致力于打造高品质健康调味品第一品牌,经过多年精耕,公司已成为零添加调味品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图 1:千禾味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调味品业务占比持续提升,酱油高增表现亮眼调味品业务占比持续提升,酱油高增表现亮眼 持续聚焦调味品,酱油高增引领发展。持续聚焦调味品,酱油高增引领发展。2021 年公司实现收入 19.3 亿元、同增 13.7%,其中酱油/食醋分别实现收入 11.8/3.2 亿元,分别同增 12.2%/10.0%。公司酱油、醋、料
22、酒合计收入占比从 2011 年 28.0%提升至 2020 年 86.2%,焦糖色等传统食品添加剂业务占比则不断下降。调味品业务:调味品业务:产品包括酱油、食醋、料酒等调味品,虽然公司较海天味业、中炬高新等其他调味品龙头起步较晚,但在公司差异化战略下成长迅速。其中酱油收入从 2011年 1.0 亿元提升至 2021 年的 11.8 亿元,2011-2021 年收入 CAGR 为 28.6%,收入占比从 2011 年 19.0%提升至 2021 年 61.4%,已成为公司第一大核心业务。食醋收入从 2011 年 0.5 亿元提升至 2021 年 3.2 亿元,2011-2020 年收入 CAGR
23、 为 21.7%,收入占比从 2011 年 9.0%提升至 2020 年 16.0%,为第二大收入来源。焦糖色业务:焦糖色业务:公司焦糖色主要用于酱油等产品上色使用,2015 年前五大客户包括李锦记、海天味业、美味鲜等,为国内焦糖色龙头生产企业,在老抽用量萎缩使行业需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7 求减少、部分下游大客户由外购转向自产、公司聚焦发展调味品业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焦糖色收入自 2013 年达到峰值 3.2 亿元后持续下降至 2019 年 1.7 亿元,收入占比从 2011 年 4
24、4.7%下降至 2019 年 12.3%。图 2:公司收入构成(亿元)及占比 图 3:公司酱油、食醋、料酒及焦糖色业务收入增长率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焦糖色业务 2020 年起计入其他收入,料酒收入 2021 年其计入其他收入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专注生产高品质调味品,经销为主扩张外埠市场专注生产高品质调味品,经销为主扩张外埠市场 地处优质酿造带,打造高品质健康调味品。地处优质酿造带,打造高品质健康调味品。公司拥有四川眉山工厂及收购的镇江金山寺两大调味品生产基地,其中镇江金山寺主要生产“金山寺”牌镇江香醋,眉山工厂为公司调味品核心生产基地,根据公司 2020
25、 年报,眉山工厂位于联合国粮农与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最佳酿造带北纬 30,气候温和湿润,微生物种群富集,适宜酿造高品质酱油、食醋等调味品。公司酱油采用非转基因豆粕/大豆/有机大豆等优质原材料,采用日式高盐稀态发酵工艺,发酵周期达 180 天以上。食醋则主要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精选优质糯米、荞麦、小麦、高粱、玉米五种粮食生产的纯酿造食醋,并结合窖藏工艺生产窖醋。图 4:2015 年公司酱油生产成本构成 图 5:2015 年公司食醋生产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信证券研究部 1.01.21.62.02.63.75.16.18.4 10.511.89.
26、32.22.93.23.12.42.32.21.91.70%10%20%30%40%50%60%70%80%90%100%酱油食醋焦糖色料酒其他-30%-20%-10%0%10%20%30%40%50%60%酱油食醋料酒焦糖色,0豆粕,16.1%小麦,3.6%食盐,4.2%玻璃瓶、塑料瓶,21.5%蒸汽、电等燃料动力,8.4%大米,8.6%麦麸,8.5%玻璃瓶、塑料瓶,31.7%蒸汽、电等燃料动力,8.1%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8 家庭端为核心市场,经销为主加速全国化。家庭端为核心市场,
27、经销为主加速全国化。公司调味品业务下游主要渠道为家庭端,主要系公司产品定位较高。在销售方式方面,公司根据各渠道和区域特点针对性设置销售方式,1)西南大本营市场:公司通过子公司四川吉恒直营西南地区 KA 超市、主要地方连锁超市等渠道,通过经销商扩张较为下沉的市场;2)西南之外的外埠市场,通过经销商进行扩张;3)电商渠道:公司设有电商事业部直营电商渠道。2021 年公司经销/直销收入占比分别为 66.2%/33.8%,经销占比呈提升趋势。分地区看,公司全国化成效显著,西部区域收入占比从 2018 年 51.8%下降至 2021 年 29.4%,其他区域中,东部/电商/北部/中部/南部区域 2021
28、 年收入占比分别为 20.4%/20.2%/14.1%/9.5%/6.4%。图 6:公司主营收入分销售模式构成 图 7:公司主营收入分地区构成变化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中信证券研究部 实控人股权集中,员工持股激励充分实控人股权集中,员工持股激励充分 家族特色明显,实控人股权集中。家族特色明显,实控人股权集中。截至 2022Q3,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伍超群持股比例为 37.09%,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时任中国调味品协会副会长,伍超群、伍建勇、伍学明三人合计持股比例为 47.76%。2022 年 2 月,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拟对伍超群定向募资 58 亿元用于“年产
29、60 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各子公司中,四川吉恒和镇江金山寺经营调味品业务,其余子公司为焦糖色生产基地。图 8:公司股权结构图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伍超群为伍建勇叔叔、伍学明弟弟,伍建勇为伍学明儿子 59.1%65.1%66.8%66.2%67.7%0%20%40%60%80%100%20182019202020212022Q1-3经销直销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8201920202021西部东部电商北部中部南部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
30、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9 连续激励绑定核心高管,充分释放组织活力。连续激励绑定核心高管,充分释放组织活力。公司曾于 2017 年推出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 111 人,对 2017-2020 年收入及净利润设定考核指标,目前四期考核目标均已达成。2022 年 2 月,公司再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董事、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在内的 73 人授予 459 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 0.57%,考核以 2021 年为基数,要求 2022-2024 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18%/38%/60%(对应 2021-2024 年CAGR 约 17.0%),净利润(扣非扣费)增长率不低于 50
31、%/90%/130%(对应 2021-2024年 CAGR 约 32.0%),同样每年达成其中之一即满足授予条件。当前公司正处于全国化的关键阶段,股权激励将充分激发员工活力,加快公司扩张步伐。表 1:2017 年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考核目标值与实际完成值对比(单位:亿元)考核指标考核指标 完成情况完成情况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收入 目标值 9.25 10.79 13.10 15.42 实际值 7.71 9.48 10.65 13.55 16.93 是否达标是否达标 是是 否否 是是 是是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扣非净利润 目标值 1.32 1.59 2.21 2.8
32、3 实际值 0.88 1.33 1.68 1.89 2.04 是否达标是否达标 是是 是是 否否 否否 是否满足授予条件是否满足授予条件 是是 是是 是是 是是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表 2:2022 年公司限制性股票授予名单 姓名姓名 职务职务 获授数量(万股)获授数量(万股)占总授予数量比例占总授予数量比例 占总股本比例占总股本比例 刘德华 董事 8 1.74%0.01%徐毅 董事,副总裁,品牌总监,电商事业部总监 30 6.54%0.04%何天奎 董事,财务总监 20 4.36%0.03%吕科霖 董事会秘书,总裁办主任 12 2.61%0.02%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69
33、 人)389 84.75%0.49%合计合计 459 100%0.57%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业绩复盘:调味品后起新秀,短期承压后望迎来改善业绩复盘:调味品后起新秀,短期承压后望迎来改善 公司作为调味品行业的后来者,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顺利转型,公司早期业绩和超额收益表现较好。2021 年以来,由于调味品行业整体受到原材料上涨、散点疫情持续冲击,以及公司自身费用投放节奏等因素,公司业绩整体承压,股价亦有所回调。回顾 2011 年至今公司整体业绩和股价表现,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2011-2015 年):焦糖色增长停滞,调味品蓄力起势,成长较为缓慢。年):焦糖色增
34、长停滞,调味品蓄力起势,成长较为缓慢。2011-2015 年公司收入/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5.5%/9.0%。公司此阶段成长较慢主要系收入占比较高的焦糖色业务增长停滞,2011-2015 年焦糖色/酱油/食醋收入 CAGR分别为 1.3%/28.1%/18.7%,2015 年焦糖色收入占比仍达 37.9%,尤其 2015 年受主要客户减少焦糖色采购量影响,公司收入首次出现下滑。酱油、醋虽增长较快,但由于早期规模较小,对整体增长拉动有限。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016-2020 年):调味品高增带动业绩向好,业绩估值双升。年):调味品高增带动业绩向好,业绩估值双升。2015-2020年公司收
35、入/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22.1%/22.3%,其中酱油/食醋收入 CAGR 分别为32.5%/26.6%,为公司增长主要贡献,焦糖色业务则持续收缩,2020 年酱油、食醋合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 79.5%。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10 从估值和股价维度,20162018 年期间公司股价表现较为平淡,主要系消化前期高估值及 2018 年业绩较为疲软(2018 年受基数和渠道策略调整影响,收入未完成目标,净利润增长较快主要为处置土地使用权获益 0.8 亿元)。2019 年起公司增长提速,
36、超额完成收入目标,估值开始抬升,2020 年疫情下调味品行业必选优势凸显,公司主力渠道商超和电商尤为收益,继续超额完成收入目标(2020 年净利润增长较低主要系计提 0.9 亿元资产减值损失),2020 年股价涨幅达 148%,估值在此期间同样大幅提升。第三阶段(第三阶段(2021 至今):多重因素致业绩承压,估值回落明显。至今):多重因素致业绩承压,估值回落明显。2021 年,由于收入端面临 2020 年较高基数、社区团购冲击使商超流量下滑、渠道库存较高等负面因素,导致收入增长承压;利润端由于广告费用投放、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同样承压,2021年公司收入/净利润同增 13.7%/7.6%,其
37、中前三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10.9%/-41.1%,Q4 受益于提价和费用收缩,收入同增 21.0%,归母净利润为 8950 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022 以来,收入端仍面临疫情、渠道调整等负面因素扰动,利润端虽然仍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但公司积极通过费用精细化管理、收缩广告费用进行应对,在较低基数下,2022Q1-3 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增 14.6%/42.1%。从估值维度,由于 2021 年以来公司业绩多次承压,PE 估值从 2021 年初的 70倍回调至当前约 45 倍。图 9:公司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及增长率 图 10:公司预测 PE 变化,公司股价及 C
38、S 调味品走势对比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预测 PE 指未来 12 个月 Wind一致预期,千禾股价及 CS 调味品走势为右轴,最新收盘价为2022/11/24 千亿调味品持续升级扩容,零添加蓄势待发千亿调味品持续升级扩容,零添加蓄势待发 四千亿调味品持续扩容,酱油、醋、料酒为优质赛道四千亿调味品持续扩容,酱油、醋、料酒为优质赛道 调味品规模逾四千亿元,量价齐升仍有空间。调味品规模逾四千亿元,量价齐升仍有空间。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纳入统计的-40%-20%0%20%40%60%80%0510152025收入(亿元)净利润(亿元)收入YO
39、Y净利润YOY扣非净利润YOY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01020304050607080902016-32016-82017-12017-62017-112018-42018-92019-22019-72019-122020-52020-102021-32021-82022-12022-62022-11预测PE(左轴)千禾股价CS调味品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11 调味品百强企业数量和收入不断提升,总收入从 2011 年 380 亿元提
40、升至 2020 年 1139 亿元。参考中国调味品协会等行业数据,我们测算 2020 年中国调味品行业规模约 3500-4000亿元,2015-2020 年期间 CAGR 为 6%7%。调味品下游主要包括餐饮、家庭及工业渠道,其中餐饮渠道具备调味品种类使用更丰富、单位菜品使用量更大等优势,在餐饮业不断发展下成为调味品核心渠道。随着餐饮行业持续增长及家庭渠道不断升级扩容,预计调味品行业整体量价齐升趋势仍将延续,未来五年维持中单位数增长。图 11:调味品百强企业总收入及可比增长率 图 12:我国调味品行业规模及增长率(出厂口径)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
41、,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 图 13:调味品销售渠道构成 图 14: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及构成(万亿元)资料来源:网聚资本,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沙利文(转引自乡村基招股书,含预测),中信证券研究部 细分品类周期各异,酱油、醋、料酒为优质赛道。细分品类周期各异,酱油、醋、料酒为优质赛道。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和“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背景下对口味的极致追求孕育了品类极为丰富的调味品体系,随着居民消费力不断增强,“更美味、更健康、更便捷”驱动行业不断增长的同时,也使不同子品类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综合考虑规模、行业增速及竞争格局,我们认为千禾味业主营的酱油、醋及料酒行业为传统调味品中的优质赛道。具体
42、来看:酱油:规模最大单一调味品,稳健增长酱油:规模最大单一调味品,稳健增长&格局分散。格局分散。酱油作为拥有约三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调味品,具备高渗透率、使用场景丰富、使用量大、单价较高等多重0%2%4%6%8%10%12%14%0200400600800100012002011(68家)2012(75家)2013(72家)2014(68家)2015(75家)2016(85家)2017(94家)2018(100家)2019(100家)2020(100家)总销售收入(亿元)YOY0%5%10%15%20%25%30%35%4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
43、04500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调味品行业规模(亿元)YOY餐饮,60%家庭,30%工业,10%2.254.320.931.810.450.900.330.59012345678正式餐厅快餐厅休闲餐厅其他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12 优势,为规模最大的单一调味品,我们测算 2020 年酱油行业规模约为 659 亿元,未来五年望维持约 6
44、%复合增速。目前酱油行业竞争格局呈一超多强态势,龙头海天味业市占率约 21%,CR3 约 29%,与日本酱油龙头龟甲万 34%市占率、CR3 约 53%相比,集中度仍具提升空间。目前行业龙头正不断推进区域扩张和渠道下沉,预计未来将不断挤压中小区域品牌生存空间,提升市占率。食醋:地域属性强致格局分散,望出现全国化品牌。食醋:地域属性强致格局分散,望出现全国化品牌。食醋的历史同样超过千年,我们测算 2020 年行业规模约 175 亿元,未来五年望维持约 7%8%增速。由于不同地区在原料选取、发酵工艺上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食醋口味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形成了以“镇江香醋、山西陈醋、四川保宁醋、福建永
45、春老醋”为代表的四大名醋和众多区域小品牌共存的局面,因此行业高度分散,龙头恒顺醋业市占率仅 8%,尚未出现全国化品牌,根据恒顺醋业公告,全国专业从事食醋生产企业数量有 3000 余家,品牌企业产量仅占 30%。随着恒顺醋业等区域龙头不断进行省外扩张,海天味业等具备品牌、渠道优势的调味品龙头加码食醋业务,未来行业望出现全国化龙头。料料酒:行业增长潜力大,格局分散龙头稀缺。酒:行业增长潜力大,格局分散龙头稀缺。料酒为中式烹调的重要调味品,单次使用量较大,我们测算 2020 年行业规模约 132 亿元,由于早期缺乏行业标准,导致市场中存在大量小作坊生产的配制劣质料酒,消费者对料酒品质和使用场景也缺乏
46、清晰认知,高品质的谷物酿造料酒较少。根据恒顺醋业公告,我国约有 1000 多家料酒生产企业,行业目前仍以中小企业为主,龙头老恒和市占率约 8%,行业 CR3 约 15%。2019 年中国酒业协会已推动谷物酿造料酒新团体标准及证明商标落地,有望不断提升消费者认知并推动行业量价齐升,根据中国酒业协会预计,料酒远期规模望达到 400 亿元。表 3:重点调味品品类出厂规模(亿元)及竞争格局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品类名称品类名称 代表企业代表企业 2020 规模(亿元)规模(亿元)2020-2025E CAGR 集中度(量)集中度(量)导入期 复合调味品 颐海国际、天味食品、日辰股份等 700 10%15
47、%细分品类多,高度分散 成熟期成熟期 酱油酱油 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 659 5%6%CR1=21%,CR3=29%成熟期 调味酱 老干妈、海天味业、仲景食品等 450 3%5%辣椒酱较为集中,整体高度分散 成熟期 酱腌菜 涪陵榨菜、鱼泉榨菜、吉香居等 350 3%5%榨菜较为集中,整体高度分散 成熟期成熟期 醋醋 恒顺醋业、紫林醋业、保宁醋等恒顺醋业、紫林醋业、保宁醋等 175 7%8%CR1=8%,CR3=17%成长性 料酒料酒 老恒和、王致和、老才臣、恒顺醋业等老恒和、王致和、老才臣、恒顺醋业等 132 10%CR1=8%,CR3=15%成长期成长
48、期 蚝油蚝油 海天味业、李锦记等海天味业、李锦记等 72 12%CR1=63%,CR3=75%其他(鸡精鸡粉、味精、盐、香辛料、芝麻油、腐乳等)1100 0%鸡精、味精、盐集中,其余分散 合计合计 3638 5%7%CR1 约 6%,CR3 约 10%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Euromonitor,Frost&Sullivan(转引自颐海国际招股说明书),各调味品上市公司公告,渠道调研等,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酱油升级趋势明确,零添加望迎来加速发展酱油升级趋势明确,零添加望迎来加速发展 产品升级驱动零售端持续增长,高端酱油快速扩容产品升级驱动零售端持续增长,高端酱油快速扩容 酱油均价连续多年提
49、升,价增为家庭渠道未来主要增长来源。酱油均价连续多年提升,价增为家庭渠道未来主要增长来源。根据 Euromonitor,我国酱油零售均价从 2006 年 8.8 元/kg 提升至 2021 年 17.8 元/kg,期间 CAGR 为 4.8%,Euromonitor 预计 2026 年将进一步提升至 21.3 元/kg,期间 CAGR 为 3.7%。我们认为酱油均价持续提升主要来自于酱油行业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必选属性&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下行业的提价周期,单次提价幅度约 5%10%。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5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13 行业持续升级迭代,零添加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持续升级迭代,零添加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建国初期酱油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主要以区域性小作坊生产为主,其产品品质较低、价格低廉,目前低线城市和下沉市场中仍广泛存在。上世纪 90 年代起,随着海天味业等龙头不断全国扩张,叠加消费升级,酱油行业同样经历着由散装/黄豆酱油生抽/老抽酱油高鲜/功能化酱油健康酱油的迭代升级,目前行业主要处于由生抽酱油向高鲜酱油升级阶段,以零添加/减盐/有机为代表的高端健康酱油处于消费者教育期。图 15:我国酱油消费升级过程 资料来源:各调味品企业公司官网、天猫旗舰店,各调味品上市企业年报,
51、中信证券研究部 中低端酱油占比较高,高端酱油快速扩容。中低端酱油占比较高,高端酱油快速扩容。从价格带划分看,行业目前仍以中低端酱油为主,根据头豹研究院、Euromonitor 等数据,2020 年中低端(均价不超过 8 元/500ml)、高端(均价为 8-12 元/500ml)、超高端(均价高于 12 元/500ml)占比分别为 72%、24%、4%。超高端酱油虽然占比较低,但增长较为迅速,零售额从 2015 年 9 亿元提升至 2020年 38 亿元,期间 CAGR 高达 34.2%。随着行业头部企业持续推广零添加、减盐、有机等高端酱油,在高端化&健康化趋势下,未来行业高端及超高端酱油占比望
52、持续提升。图 16:我国酱油零售端分价格带占比 图 17:我国超高端酱油市场规模(零售口径)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头豹研究院,Euromonitor,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超高端酱油指价格高于12 元/500ml 71.9%23.9%24.9%24.6%24.4%24.7%23.7%1.5%1.8%2.3%2.9%3.5%4.3%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中低端高端超高端0%5%10%15%20%25%30%35%40%45%0510152025303540201
53、520162017201820192020规模(亿元)YOY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14 居民健康意识持续增强,健康概念食品规模维持较快增长。居民健康意识持续增强,健康概念食品规模维持较快增长。随着居民收入持续提升及伴随的消费升级,居民的健康意识亦持续增长,根据 Euromonitor,我国健康食品行业持续增长,2021 年规模为 8742 亿元,2011-2021 年 CAGR 为 8.0%,预计 2026 年将达到1.1 万亿元。其中额外添加健康成分的食品、天然食品 2021 年规模
54、分别为 4000/2847 亿元,为主要构成,有机及降低不健康成分含量的食品规模虽小但成长迅速,2011-2021 年CAGR 分别为 22.8%/12.1%,规模分别为 314/265 亿元。图 18:中国健康食品规模快速增长(亿元)图 19:较多消费者认为“零添加”产品更优 资料来源:Euromonitor(含预测),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CFIC(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 2020,中信证券研究部 零添加酱油有望迎来加速增长。零添加酱油有望迎来加速增长。根据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布的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 2020,
55、约 42%消费者会经常查看食品配料表,超80%消费者关注“无添加、零添加等表述”,其中超过 60%消费者认为含“零添加”等标识产品较同类产品更好。根据中信里昂证券 CRR 团队调研,口味、品牌及价格为消费者购买酱油的前三大考虑因素,但收入更高的人群对零添加、低盐、有机等健康概念酱油有更强倾向,其中零添加酱油排序最为靠前,随着后疫情时代下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2020 年起行业正加速推广零添加等健康概念酱油,在诸多企业的共同推动下,零添加酱油行业有望迎来加速增长。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1201620212026E额外添加健康成分天然不含特定成分有机降低不健
56、康成分含量,0.0%是,60.7%不清楚,22.2%是否认为标注无添加、零添加等表述产品更好?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15 图 20:不同月收入等级消费者购买酱油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资料来源:中信里昂证券 CRR 团队 注:调研时间为 2021 年 9 月 复盘日本酱油:日料核心调味品,量减不改升级趋势复盘日本酱油:日料核心调味品,量减不改升级趋势 酱油为日料核心调味品,高品质本酿造酱油为主要构成。酱油为日料核心调味品,高品质本酿造酱油为主要构成。据日本调味品协会,日本酱油可追溯至公元 12
57、54 年的镰仓时代,由中国传入后进行本土化改造,虽然酱油为舶来品,但与日本对食材鲜味的追求高度契合,在日料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素有“和食始于酱油、终于酱油”之称。日本酱油从酿造方式上分为混合酿造、混合酱油、本酿造三种,其中混合酿造及混合酱油会直接添加氨基酸溶液,生产时间短,质量较低,占比从 1977 年33%下降至 2021 年 11%;本酿造酱油则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食盐等为基础原料,经过 6-8 个月发酵而成,质量较高,占比从 1977 年 67%提升至 2021 年 90%。基础酱油多数满足零添加特点,亦有酱油添加食品添加剂实现特殊用途。基础酱油多数满足零添加特点,亦有酱油添加
58、食品添加剂实现特殊用途。以日本酱油行业龙头龟甲万为例,其浓口酱油、特选丸大豆酱油、有机酱油及鲜榨酱油只使用大豆、小麦、盐等必须原料,没有添加食品添加剂。但对于减盐酱油、昆布酱油及牡蛎酱油等具备特殊用途的酱油,也会添加酸化剂、甜味剂、维生素 B1 等食品添加剂。图 21:日本不同酱油酿造方式占比变化 图 22:龟甲万部分代表产品配料表 资料来源:日本酱油协会,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龟甲万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十年一次产品升级驱动日本酱油均价持续提升。十年一次产品升级驱动日本酱油均价持续提升。根据日本酱油协会,上世纪 70 年代0%10%20%30%40%50%60%口味品牌价格零添加低盐生产
59、日期双璜有机便捷性广告&促销整体3万元0%10%20%30%40%50%60%70%80%90%100%本酿造混合酿造&混合酱油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16 日本酱油消费量见顶后,户均酱油购买量从 1972 年的 22.2 升下降至 2020 年 4.8 升,但酱油购买均价从 1972 年 124 日元/升提升至 2020 年 390 日元/升,期间 CAGR 约 2.4%。近四十年时间中,日本酱油经历了从传统酱油低盐酱油丸大豆酱油(使用大豆而非豆粕,色、香、味平衡较好)有机酱油(采用有
60、机大豆、有机小麦为原料)鲜榨酱油(采用防止酱油氧化的密封容器保持鲜度)的四次消费升级,平均十年一次,每次升级伴随着明显的价格跃升。以龟甲万为例,每次升级后的产品价格普遍提升 10%以上,且在后续升级中,通过将前期各种升级概念进行组合可进一步提升价格天花板,如龟甲万特选丸大豆减盐鲜榨酱油较普通鲜榨酱油溢价约 7%,较传统浓口/淡口酱油溢价约 56%。美味美味&健康两大升级方向,“好吃”比“健康”渗健康两大升级方向,“好吃”比“健康”渗透更快。透更快。从历次升级产品特征看,日本酱油升级分为更美味(丸大豆、鲜榨)、更健康(低盐、有机)两大方向。从结果看,侧重提升口味的产品升级被消费者接受更快,侧重于
61、健康概念的产品升级则消费者教育过程相对更为漫长,与酱油调味的第一属性相符,但最终也拥有一席之地。具体来看:(1)低盐酱油:低盐酱油:在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政府引导下的“减盐运动”背景下推出,2010年在家庭端消费量占比为 8.2%,2020 年进一步提升至 16.0%。(2)丸大豆酱油:丸大豆酱油:90 年代前日本国内大豆供给不足,以成本更低的豆粕为原料,丸大豆酱油推出后,日本酱油原料中大豆使用量占比自 1984 年 2.5%提升至 2008 年 23.8%的高点,随后保持在 20%左右。(3)有机酱油:有机酱油:日本 1996 年掀起有机种植热潮,2001 年实行有机认证制度,有机酱油产量
62、从 2002 年 1600 吨迅速提升至 2006 年 6700 吨,由于有机酱油实行认证制度且门槛较高,产量总体稳定在 6000 吨左右,占酱油总产量的比例也低于 1%。(4)鲜榨酱油鲜榨酱油:2010 年左右推出,其对容器密闭要求较高,从技术上使酱油在营养和口感上保持最新鲜的标准,在家庭端销售额占比自 2011 年 6%提升至 2015 年约 23%。图 23:日本家庭端酱油升级过程梳理 资料来源:日本酱油协会,龟甲万公司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各类型酱油产品均来自龟甲万官网,价格根据其官网建议零售价统一折算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
63、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17 图 24:日本四次酱油升级结果 资料来源:日本酱油协会,青山资本,龟甲万公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中国零添加酱油中国零添加酱油具备百亿具备百亿成长成长空间空间 零添加酱油当前渗透率较低,零添加酱油当前渗透率较低,2020 年行业规模约年行业规模约 8 亿元。亿元。我们测算 2020 年零添加酱油出厂规模约 9 亿元,销量约 6.5 万吨,占酱油零售量比例仅约 1.2%,占总量比例仅为0.6%,渗透率仍处于极低水平。根据千禾味业公告及渠道调研,2020 年公司酱油收入为10.5 亿元,其中零添加酱油约 5.5 亿元,占比 52%。表 4:20
64、20 年零添加酱油市场规模及渗透率测算 零添加酱油规模零添加酱油规模 酱油行业规模酱油行业规模 零添加酱油渗透率零添加酱油渗透率 出厂金额(亿元)销量(万吨)零售销量(万吨)总销量(万吨)出厂金额(亿元)占零售量比例 占总销量比例 占总金额比例 9.0 6.5 506 1175 659 1.2%0.6%1.4%资料来源:千禾味业公告,Euromonitor,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 注:根据渠道调研,千禾味业 180 天零添加酱油出厂价约 8 元/500ml 价格、口感及认知为规模扩大核心影响因素,目前均向好发展。价格、口感及认知为规模扩大核心影响因素,目前均向好发展。零添加概念在 2008年提出,
65、目前规模尚小的原因主要是价格较高、口感适应较慢及消费者认知不足,但均朝着有利方向改变,望迎来加速渗透。具体来看:价格较高:价格较高:早期零添加酱油价格为 16 元/500ml 及更高水平,较普通高鲜酱油价格高接近一倍,导致目标消费者范围有限。随着市场逐步成熟,2021 年海天、千禾均已推出 9.9 元/500ml 版零添加酱油,价格与高鲜酱油接近,有望快速拓宽目标人群。口感适应慢:口感适应慢:零添加酱油由于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属性的增味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鲜味不足、咸味偏重,导致部分消费者适应较慢。目前,消费者对零添加产品需求在增加,另一方面可通过添加酵母抽提物(天然配料)等方式改善口感。消
66、费者认知程度低:消费者认知程度低:由于消费者普遍对酱油酿造过程及所需原料缺乏清晰认知,同时零添加调味品也未有明确行业标准,导致消费者对零添加调味品缺乏清晰认知和判别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酱油中各种添加剂的用途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并在选购酱油时对比各产品的配料表,消费者对于零添加的认知望迎加速提升。结合前述分析,我们认为零添加酱油将率先渗透高收入群体,预计 2025 年规模望达60-70 亿元。更长期看,参考日本历次酱油升级后可达到 15%20%渗透率,我们预计零添加酱油市场规模约 120150 亿元。具体测算过程如下: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
67、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18 预计预计 2025 年规模约年规模约 60-70 亿元,对应亿元,对应 2020-2025 年期间年期间 CAGR46.1%50.7%。根据麦肯锡 2020 年中国消费者报告,我国宽裕小康及以上人数(家庭年收入超过 13.8万元)从 2010 年 5300 万人提升至 2018 年 4 亿人,我们认为这部分人群收入较高、健康意识较强,是零添加酱油的主力消费群体;假设其 2018-2020 年复合增长率为10%,2020-2025 年复合增长率为 8%,并且假设零添加酱油占此类人群零售端酱油总消费量比例为 15%20%。不考虑
68、价格变动下,我们测算 2025 年零添加酱油规模(出厂口径)望达 60-70 亿元。预计预计 2030 年零添加酱油规模约年零添加酱油规模约 120150 亿元。亿元。随着零添加酱油的目标消费群体持续扩大,假设 2030 年零添加酱油占所有 C 端酱油的比例为 15%20%。不考虑价格变动下,预计 2030 年零添加酱油市场规模望达到 120150 亿元,对应 2020-2030CAGR为 29.6%32.5%。表 5:中国零添加酱油未来市场规模测算 2020 2025E CAGR 酱油行业酱油行业 酱油行业总销量(万吨)1175 1422 3.9%零售渠道销量(万吨)506 517 0.4%
69、人均酱油消费量(kg)8.4 10.0 3.9%人均零售端消费量(kg)3.6 3.7 0.4%宽裕小康及以上群体宽裕小康及以上群体 人口数量(百万人)485 713 8.0%零售端酱油总消费量(万吨)175 263 5.4%占零售渠道总销量比例(%)34.6%50.9%2025 年零添加酱油市场规年零添加酱油市场规模测算模测算 2025 年零添加酱油在宽裕小康及以上人群中渗透率年零添加酱油在宽裕小康及以上人群中渗透率 5%10%15%20%25%30%35%2020-2025出厂价出厂价CAGR-5%14 28 42 57 71 85 99-3%16 31 47 63 79 94 110-1
70、%17 35 52 70 87 104 122 0%18 37 55 73 91 110 128 1%19 38 58 77 96 115 135 3%21 42 64 85 106 127 148 5%23 47 70 93 117 140 163 资料来源:麦肯锡-2020 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Euromonitor,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注:假设宽裕及小康家庭人口数量 2018-2020 年 CAGR为 10%,2020-2025 年 CAGR 为 8%,人均酱油消费量(含预测)来自 Euromonitor 表 6:2030 年零添加酱油市场规模测算 2030年零添加酱油市场规模年零添加酱
71、油市场规模测算测算 2030 年零添加酱油在零售端酱油中的渗透率年零添加酱油在零售端酱油中的渗透率 5%10%15%20%25%30%35%2020-2030出厂价出厂价CAGR-5%22 43 65 86 108 129 151-3%26 53 79 106 132 159 185-1%32 65 97 130 162 195 227 0%36 72 108 144 180 216 252 1%40 79 119 159 198 238 278 3%48 97 145 193 241 290 338 5%59 117 176 234 293 351 410 资料来源:Euromonitor,
72、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深度绑定零添加深度绑定零添加,持续,持续推进全国化推进全国化 产品:兼顾当下发力未来,兼具差异化与竞争力产品:兼顾当下发力未来,兼具差异化与竞争力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19 零添加为核心零添加为核心&高鲜为辅,双线布局短长兼顾。高鲜为辅,双线布局短长兼顾。公司起家于焦糖色,2001 年以黄豆酱油等低端产品切入调味品行业,但由于产品缺乏亮点、品牌力不足等因素导致发展缓慢。2007 年公司首次提出零添加概念并于 2008 年推出首款零添加酱油进军高端
73、调味品,2018年提出“零添加系列为核心,高鲜酱油为辅”的产品策略,通过十余年的产品差异化战略实现快速成长。从产品布局看,目前公司已形成由酱油、醋及料酒构成的综合调味品矩阵,且均以零添加系列产品为主,并且通过实现更长酿造天数、采用有机原料等方式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和提升价格天花板,树立高端调味品形象。图 25:公司主要产品及价格区间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京东官方旗舰店,公司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价格取自 2022 年 3 月,单位为元/500ml 零添加为主要收入来源,且占比持续提升。零添加为主要收入来源,且占比持续提升。2020 年公司酱油/醋/料酒中零添加系列产品分别占比为 52%/84%
74、/74%。对于核心产品酱油,在外埠市场和电商渠道,公司仅售卖零添加、有机和高鲜酱油,不断夯实高端品牌形象;在大本营西部市场,公司高中低全产品布局。2020 年公司酱油产品中,零添加占比较 2018 年提升 6 个百分点,零添加/高鲜/其他中低端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 52%/22%/26%。图 26:2018&2020 年公司各类调味品中零添加产品销售额占比 图 27:2020 年公司酱油分产品收入构成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渠道调研,中信证券研究部 产品布局持续完善,零添加产品布局持续完善,零添加&高鲜卖点清晰。高鲜卖点清晰。酱油作为公司核心产品,目前公司为零添加、高鲜双
75、轮驱动发展,并且两类产品均具有完善的产品布局和清晰的产品卖点。具体来看:0%20%40%60%80%100%酱油醋料酒20182020零添加,52%高鲜,22%其他酱油,26%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20 零添加酱油零添加酱油。1)产品矩阵丰富:公司零添加酱油原来主要包括 180 天380 天零添加酱油,2021 年底针对流通等下沉渠道推出 9.9 元普通零添加酱油后,公司目前零添加酱油价格带为 1030 元,不同价格段产品之间通过产品酿造天数、氨基酸态氮含量、原材料类型等指标进行区隔,满
76、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2)产品卖点清晰:公司零添加产品仅使用酿造酱油的必需原料,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高鲜酱油高鲜酱油。1)鲜度处于较高水平:公司味极鲜产品氨基酸态氮含量为 1.2g/100ml,与主流产品相似,此外,公司鼎鼎鲜产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则高达 1.35g/100ml。2)高鲜产品具备性价比:从均价看,千禾高鲜产品定价约 11 元/500ml,价格处于中低水平。在当前高鲜酱油仍为行业主流的背景下,公司布局高鲜酱油一方面有助于公司扩大体量,夯实实力助力推广零添加酱油;另一方面更加完善的产品矩阵有助于增强经销商合作动力及粘性。表 7:主流品牌零添加酱油产品对比 品牌名称品牌名称 产品
77、名称产品名称 价格价格(元(元/500ml)氨基酸态氮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g/100ml)配料配料 千禾 普通零添加酱油 9.9 1.0 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食用盐 头道原香/御藏本酿 180 天 16.8 1.0 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白砂糖 头道原香 280 天 22.8 1.1 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 头道原香/御藏本酿 380 天 29.8/28.6 1.2 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 海天 0 金标生抽 9.9 1.0 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白砂糖、酵母抽提物 黑豆 0 金标生抽 12.9 1.0 水、非转基
78、因黑豆、小麦、食用盐、白砂糖、酵母抽提物 老字号零添加头道 28.0 1.0 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白砂糖、酵母抽提物 海天即简裸酱油 29.9 1.0 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白砂糖 李锦记 零添加醇味鲜 22.8 1.0 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白砂糖、酵母抽提物 厨邦 零添加纯酿特级生抽 14.9 0.8 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白砂糖、酵母抽提物 零添加原汁黑豆生抽 22.9 0.9 水、非转基因黑豆、小麦、食用盐、白砂糖、酵母抽提物 零添加原汁特级生抽 21.9 1.0 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食用盐、白砂糖、酵母抽提物 资料来源:各品牌京东旗舰
79、店,美团优选,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线上价格取自 2022 年 11 月 图 28:主流品牌高鲜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对比(g/100ml)图 29:主流品牌高鲜酱油价格对比(元/500ml)资料来源:各品牌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各品牌京东旗舰店,中信证券研究部 低吨成本低吨成本&高产品定位保障渠道利润空间,支撑公司全国化扩张。高产品定位保障渠道利润空间,支撑公司全国化扩张。公司酱油主要以脱脂大豆(俗称豆粕)为原材料,价格相较于大豆较为便宜,因此公司虽然规模较小,但吨成本与其他行业龙头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叠加公司较高的品牌定位实现了较高产品零售价格,使公司可以在保障自身拥有合理利润率水平的基
80、础上,充分保障渠道利润空间,进而1.101.151.201.251.301.351.40024681012141618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60302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11.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21 支撑公司全国化扩张。图 30:千禾味业、海天味业、中炬高新酱油吨成本及吨价对比 图 31:千禾味业与海天味业吨成本拆分对比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单位为元/吨 资料来源:千禾味业公告,海天味业公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品牌:加速曝光提势能,深度绑定零添加品牌:加速曝光提势能,深度绑定零添加 品牌口碑品牌口碑较好较好,零添加根基
81、渐稳。,零添加根基渐稳。通过多年聚焦发展零添加以及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公司已在零添加领域逐步占领消费者心智。根据中信里昂证券 CRR 团队调研,零添加、口味及品牌为消费者购买千禾酱油的核心考虑因素,其中零添加位居首位,而购买海天、厨邦及李锦记酱油的核心原因则主要为口味、品牌和价格,反映出公司已在零添加领域形成较好口碑。此外,根据 Chnbrand,在酱油品牌联想度排名中,公司仅次于海天位列第二,在完善的营销策略下,公司在零添加领域的品牌力有望不断提升。图 32:消费者购买主要酱油品牌时的前三考虑因素 图 33:2021 中国酱油品牌联想度前十名 资料来源:中信里昂 CRR 团队 注:调研时间为
长沙银行:享区域红利打造城商行零售标杆-221115(21页).pdf
长安B-自主品牌带动盈利向上深蓝+阿维塔未来大有可为-221114(26页).pdf
中国零售行业:美妆淡季回落医美业绩反弹精选优质龙头-20221109(32页).pdf
建筑装饰行业国际工程专题:重视“一带一路”新机遇-221115(29页).pdf
美妆行业2022年双十一复盘:渠道、品牌分化本土优质龙头逆势高增-221115(19页).pdf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合规+信创驱动国产密码加速成长-221116(34页).pdf
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多元经营优势卓著中场之王蓄力长期-221115(37页).pdf
汽车行业智能化专题系列(2022Q3):智能化稳步推进产品快速渗透-221115(36页).pdf
逆变器行业深度: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产业链及相关公司分析-20221115(22页).pdf
煤炭开采行业:我国炼焦煤需求总量与结构深度研究-221114(39页).pdf
食品饮料行业:金沙酒业赤水河上游领导品牌拟融入华润加速全国化进程-221115(29页).pdf
轻工消费行业深度报告:个护家清+宠物2022天猫双11数据点评报告-221115(21页).pdf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789页).pdf
商务部:2016全国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报告(25页).pdf
云合数据:2020年连续剧网播表现及用户洞察报告(17页).pdf
2021全球半导体市场发展趋势白皮书(24页).pdf
商务部:2021中国外资统计公报(89页).pdf
“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32页).pdf
2018国民睡眠生活消费大数据报告(23页).pdf
中国煤控项目:2015中国能源转型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下的金融政策研究报告(24页).pdf
商务部:2021中国外商投资指引(170页).pdf
2020监管如何能跟上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12页).pdf
云合数据:2021连续剧网播表现及用户分析报告(18页).pdf
云合数据:2020年综艺网播表现及用户洞察报告(18页).pdf
千禾味业-浅析零添加品类发展空间-221129(16页).pdf
千禾味业-领航零添加加速全国化-211213(32页).pdf
2021年零添加成长型龙头千禾味业公司发展空间分析报告(18页).pdf
千禾味业公司深度报告:健康消费风乍起“零添加龙头”启航(32页).pdf
千禾味业-“零添加”打造差异化品牌产能布局保障未来发展-210906(24页).pdf
千禾味业-深度报告:酱心独运零添加奋楫笃行战高端-211231(33页).pdf
千禾味业:零添加长板打开局面调味品龙头正启航-221013(30页).pdf
千禾味业-首次覆盖报告:精准定位“零添加”多渠道发力全国扩张-20220317(33页).pdf
【公司研究】千禾味业-深度报告:培育零添加高端市场线上渠道将成为优势-20200331[27页].pdf
【公司研究】千禾味业-零添加成长型龙头优赛道、高壁垒、强机制-210628(20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
美团:2022新餐饮行业研究报告(7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