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TU-T国际电信联盟规定,OTN分为7层结构:
(1)客户信号层:指OTN网络所要承载的业务信号,包括IP、以太网、SDH等。
(2)OPU(Optical Channel Payload Unit,光通道净荷单元):用来适配业务信号,使其适合在光通道上传输。
(3)ODU(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光通道数据单元):以OPU为净负荷,增加相应开销,提供端到端光通道的性能监测。实现业务信号在OTN网络端到端的传送。
(4)OTU(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光通道传送单元):以ODU为净负荷,增加相应开销,提供FEC功能和对OTU段的性能监测。实现业务信号在OTN网络3R再生点之间传送。
(5)OCH(Optical Channel
layer,光通道层):为业务信号提供端到端的组网功能,每个光通道OCH占用一个光波长,实现接入点之间的业务信号传送。
(6)OMS(Optical Multiplex Section
layer,光复用段层):为经过波分复用的多波长信号提供组网功能,实现光通道在接入点之间的传送。
(7)OTS(Optical Transmission Section
layer,光传输段层):提供在光纤上传输光信号的功能,实现光复用段在接入点之间的传送。

详细介绍:
(1)光通路层
光通道层主要实现的是各个客户层信号的传输,如电力系统中的SDH、以太网、ATM以及IP业务,通过合理安排波道以及电路连接,实现光纤通道的选择,从而完成电力通信网中两个节点的连接。该层还是现实波长保护以及光通道配置开销的提供。
净负荷单元。该单元直接承载着客户业务的信号的大小,目前的划分来看,OPUk中的k值可以取为0、1、2、2e、3、4。各个数值对应的业务传输速率为:1.25Gbps、2.5Gbps、10Gbps以及增强型10Gbps、40Gbps以及100Gbps。信号的大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净负荷;二是OPUk
OH2部分。
数据单元层。该层次主要实现的是各个业务类型在OTN上的端对端传送,通过ODUk来实现。通过在OPU的基础上面,增加相应的字节开销,从而实现端对端的通道性能监测功能。
传送单元。在OTN系统之中,传送单元主要实现的是OTN3R再生点之间的传送,实现ODUk至3R之间的传送。在ODU的净负荷单元的基础之上,基础增加相应的开销字节,从而实现OTU段的性能检测以及提供相应的FEC功能。
(2)光复用段层
光复用段层的主要作用是光传输设备之间的2个波长的光通道信号的传输功能,主要实现的是网络连接的功能。通过巡检和调控来实现光复用的供能,并能够进行光复用段的生存性检测。通过调节各个波长路由,从而实现光复用开销的解决。
(3)光传输段层
光传输段层主要解决的还是在不同的传输媒介上,通道传输方式的提供。例如在OPGW光缆和ADSS光缆上进行传输,定义了不同的物理接口参数。从光传输段层分析,OTS定义的物理接口包括OSNR、功率以及频率等。通过OH层来确认光传输段的适配信息,是否满足完整性的要求。同时OH层还能实现相应的检测和控制功能,用于光放大器以及中继器。通过物理媒介层的相应属性,为OTS提供网络服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