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美国、加拿大,量子保密通信,美国科学家CharlesH.Bennett和加拿大科学家Gilles Brassard提出BB84协议
1994美国,量子因数分解,肖尔发明了一种因数分解的量子算法,可以将因数分解计算量减少到多项式级别
1996美国,量子搜索,罗格弗提出了一种搜索的量子算法,对经典算法的计算量有了指数级的改进
1997奥地利,量子隐性传态,赛格林、潘建伟等在《自然》上发表了《实验量子隐性传态》,第一次实现了量子隐性传态,并入选了《自然》“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2003-2005韩国、加拿大、中国科学家提出了诱骗态协议,使得安全传输距离可以提高到百公里的量级
2007中国、澳大利亚,量子因数分解,中科大潘建伟和陆朝阳等人及澳大利亚布利斯班大学团队同时用量子算法分解了质因数15=3*5
2012中国,量子保密通信,中科院潘建伟团队在青海湖的湖心岛实现了百公里级的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验证了量子通信卫星的可行性。
2015中国,量子隐性传态,潘建伟和陆朝阳等人在《自然》上发表了《单个光子的多个自由度的量子隐性传态》,首次实现了多自由度量子隐性传态,并被英国物理学会评为2015年十大物理突破之首
2016.8.16中国,量子保密通信,我国发射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2016.11中国,量子保密通信,中科大、清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将量子密码术的安全传输距离提高到了404公里,而且在102公里处的安全成码率已经足以保证安全的语音通话。
2016.12中国,量子纠缠,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实现了10个光子比特和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以前同一研究组创造的8个光子纠缠的世界纪录。
2017中国,量子因数分解,中科大杜江峰和彭新华等人实验上分解了291311=523*557
2017.5中国,量子计算机,中科大潘建伟和陆朝阳等人宣布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电子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
2017.6中国,量子纠缠,中科大潘建伟、彭承志等人在《科学》上发表文章,宣布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2017.8中国,中科大潘建伟、彭承志等人在《自然》上发表文章,宣布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秘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
2017.9.29中国,量子保密通信,中国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
2018.7.3中国,量子纠缠,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实现了18个光子的纠缠态,刷新了以前同一研究组创造的10个光子纠缠的世界纪录。
2019.7.4中国,量子保密通信,中科院潘建伟、陈宇翱、徐飞虎等人在《自然·光子学》上发表《没有量子存储的量子中继》,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全光量子中继。
2019.9中国,量子保密通信,2019年9月,中科大、清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单位合作,在300公里真实环境的光纤中实现了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实验,验证了700公里以上光纤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的可行性,是实用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的重要里程碑。
2019.10.23美国,量子计算机,谷歌研究院在《自然》上发表文章,宣布新的53位量子计算机Sycamore处理器可以在200秒内运行需要全球最庞大的超级计算机耗时10000年才能完成的测试,实现了所谓的“量子霸权”(后《自然》杂志官方澄清:量子霸权被夸大)
2019.12美国,量子因数分解,由IBM创造了量子因数分解的最新记录,可以将1,099,551,473,989分解成1,048,589*1,048,601
2020.2.12美国,IBM推出了53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并计划向外部用户开放使用。
2020.3.中国,量子保密通信,2020年3月,中科大、清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首次实现500公里级真是环境光纤的双量子密钥分发和相位匹配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达到50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