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字图像处理是什么
数字图像处理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首次出现图像处理,随着计算机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图形和图像信息,图像处理中,输入的是低质量图像,输出的是改善质量后的图像,数字图像处理至今已经历经四个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数字图像处理是应用于报纸行业来节省传输时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计算机可逐步实现更加高级的图像处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数字图像处理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能够进行图像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后,数字图像处理进入结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新阶段。

2 数字图像处理常用方法
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有图像增强、复原、编码、压缩等。
(1)图像变换:因为图像防列比较大,直接在空间域中进行处理时涉及计算量大。所以,经常采用傅立叶变换、沃尔什变换、离散余弦变换等间接处理技术进行图像变换的方法,将空间域处理转换为变换域处理,减少计算量的同时能够更有效的处理
(2)图像编码压缩:编码是压缩技术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发展最早且较成熟的图像处理技术,图像编码压缩技术能够减少描述图像的数据量,也就是比特数,通过此方法节省图像传输和处理时间以及减少所占用的存储器容量,不失真的前提下压编能够实现,也能够在允许失真范围内进行。
(3)图像增强和复原:此方法是为了提高图像质量(去除噪声,提高清开度等)。与图像复原不一样的是,图像增强不考虑图像降质的原因,突出图像中重要的部分,例如强化图像高频分量,能够体现物体清晰的轮廓;强化低频分量可减少图像中噪声影响
(4)图像分割:图像分制是数字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将图像中有意义的特征部分提取出来,包括图像的边缘、区城等,是进一步进行图像识别、分析和理解的基础。
(5)图像描述:图像描述是图像识别和理解的必要前提。最基础的二值图像可采用其几何特性描述物体,常规图像则采用二维形状描述,即边界描述和区域描述两类方法。而特殊的纹理图像可采用二维纹理特征描述。
(6)图像分类:图像分类(识别)属于模式识别的范畴,其主要内容是图像经过某些预处理(增强、复原、压缩)后,进行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从而进行判决分类。图像分类常采用经典的模式识别方法,有统计模式分类和句法(结构)模式分类,新兴的模糊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式分类也愈发受到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