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移动金融
定义:移动金融服务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客户对金融服务的便利性需求而催生的新型金融服务形式。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移动金融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逐步成长。移动金融产业属于电信业与金融业融合的产物,其涉及的主体和范围较广,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比较复杂。

兴起原因:移动金融的兴起绝非偶然。成熟的应用技术和成功的商业化为移动金融产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普及也为移动金融扫清了硬件的障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社会消费能力的提高,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旺盛,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移动金融产业不但可以充分地发挥网络的潜力,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丰富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能够积极地调动各方力量,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也能为整个移动金融产业链创造价值。这些因素都是移动金融兴起和迅猛发展的原因。

2.移动金融应用
类型:移动金融应用包括支付类应用、银行类应用和投资类应用三大类。
(1)发展分析:根据Adjust的数据显示,2020年银行和支付类应用的全球会话量与2019年相比,总和平均提升了26%。各个国家或地区相关会话量都出现了增长,其中有几个关键市场比较突出:日本会话量增长了142%,德国增长40%,土耳其增长31%,而美国则增长了27%。移动支付的总额飙升除了电商的推动外,因素还有消费者接受度、大银行对技术基础架构的投资增加,以及消费者中逐渐增加的数字原生一代(那些从小在数字产品环境中长大的人)。

移动支付必将称霸全球:到2025年,全球预计会有超过一半以上人口使用移动支付。目前ApplePay、GooglePay和SamsungPay是全球排名前三的移动支付提供商,而在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霸主地位;Paytm是印度最热门的移动支付应用;RakutenPay、PayPay和LINEPay则流行于日本。北欧诸国采用率最高的是MobilePay、Vipps和Swish,而MercadoPago也正逐渐进入拉美地区。
(2)用户行为分析:支付类应用在安装一个月后,与Apple设备用户相比,安卓用户会话量稍高。iOS端中,付费和自然用户安装一个月后的会话量完全相同,安卓则付费用户更活跃。银行类应用中,无论哪种设备,付费用户都比自然用户活跃。投资类应用中,用户想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投资,就会非常活跃。用户在安装完这三个子应用后一个月内,基本都会保持活跃,想要增加这些用户的使用意愿,可以在这一个月内开展再营销的活动或交互活动,并鼓励用户与应用进行更深入互动。
支付类应用30天后每用户每日平均会话量

3.移动金融应用数据基准
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导致移动金融应用获取用户更加容易。从2020年2月,单次安装有效成本(eCPI)下降77.49%。2020年3到4月,eCPI下滑趋势加剧,与1月相比暴跌56.31%。用户经理应当抓住疫情机遇,高效率地开展用户获取工作。
支付类应用2020上半年eCPI变化趋势

信息来源
《Adjust&Apptopia:2020年移动金融报告(29页).pdf》
推荐阅读
《太平金科-再谈金融移动应用安全-脱敏版.pdf》
《中国信通院:“5G+金融”应用发展白皮书(2019年)(43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