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光模组是什么
背光模组又称背光源,它是液晶显示器(LCD)的光学引擎,是液晶显示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液晶显示属于被动发光显示技术,其需要依靠背光模组将LED点光源或者CCFL线光源转化成均匀分布的面光源来为液晶面板提供亮度,使其图文信息能为人眼所见,所以其显示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为其提供光照的背光模组所影响。

2.背光模组的组成部件
背光模组一般由黑白胶、增光片、扩散片等组成。
(1)黑白胶: 黑白双面胶主要应用于背光源上,起固定、遮光作用(遮掉边光和灯位的光),也叫遮光片、黑白膜,简称黑白胶。
除黑白胶外,还有黑黑胶(双面为黑色),主要作用仍然是固定;遮光黑银胶(单面黑色,单面银色),除遮光外,银色面有反射作用。相对来说,黑白胶是市场的主流产品。
(2)增光片:
光自扩散板射出后指向性较差,因此必须利用棱镜片来修正光的方向,其原理是由光的折射与反射来达到凝聚光线、提高正面辉度的目的,以增加光线自扩散板射出后的使用效益,能使整体的背光模组的挥度提高60%-100%以上。
(3)扩散片:扩散片的功能是提供液晶显示器一个均匀的面光源。制作方式是在PET基材上涂布扩散层(透明树脂混合光扩散材料制成)以PC为基材,利用滚轴热压形成凹凸粗糙面。
3.背光模组的分类
一般而言,背光模组可分为前光式(Front light )与背光式(Back
light)两种,而背光式可依其规模的要求,以灯管的位置分类,可发展出下列三种:
(1)侧光式(Edge lighting)
发光源为摆在侧边之单支光源,导光板采射出成型无印刷式设计,一般常用于18寸以下中小尺寸的背光模组,其侧边入射的光源设计,拥有轻量、薄型、窄框化、低耗电的特色,亦为手机、个人数位助理(PDA)
、笔记型电脑的光源,目前亦有大尺寸背光模组采用侧光式结构。
(2)直下型(Bottom lighting)
超大尺寸的背光模组,侧光式结构已经无法在重量、消费电力及亮度上占有优势,因此不含导光板且光源放置于正下方的直下型结构便被发展出来。光源由自发性光源(例如灯管、发光二极体等)射出藉由反射板反射后,向上经扩散板均匀分散后于正面射出,因安置空间变大,灯管可依TFT面板大小使用
2至多之灯管,但同时也增加了模组的厚度、重量、耗电量、其优点为高辉度、良好的出光视角、光利用效率高、结构简易化等,因而适用于对可携性及空间要求较不挑剔的LCD
monitor与LCD TV ,其高消费电力(使用冷阴极管),均一性不佳及造成LCD发热等问题仍需要求改善。
(3)中空型
随着影像要求的尺吋增加,LCD也朝更大尺寸的方向发展,现在这类超大型的LCD被拿来当作监视器及璧挂式电视,不仅要求大画面、高亮度及轻量化,在电器上亦要求高功率下的低热效应,近年来发展的中空型结构的背光模组,使用热阴极管作为发光源。此结构以空气作为光源传递的媒介,光源向下被稜镜片与反射板对方向调整及反射后,一部分向上穿过导光板并出射于表面,另一部分因全反射再度进入中空腔直到经折反射作用后穿过导光板出射,而向上的光源或直接进入导光板出射,或经一连串反射作用再出射:导光板的形状为楔型结构,目的在求均一化的效果。
以上就是有关于背光模组的定义、组成部件及分类的全部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显示产业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网站。
推荐阅读
什么是lcd显示屏?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什么是激光显示?有哪些优点?
《头豹研究院:2021年中国背光模组行业概览(31页).pdf》
《2021年全球LCD产能应用与未来展望分析报告(1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