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缆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线缆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08万亿元,近15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年均增长达15%以上,目前我国电线线缆行业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预计到2025年行业规模达1.42万亿元。

市场主要驱动因素:(1)2013-2021年,我国电网投资建设完成额复合增长率为2.7%,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2.23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南方电网规划投资6700亿元,加快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额将近3万亿元(十二五期间,电网投资规划2.57万亿元)。

(2)特高压项目建设方面,截至2020年底,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投运“14交12直”特高压输电工程,在建“3直”特高压输电工程,变电容量超过4.4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4.1万千米。十四五期间,特高压规划投资3800亿元,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亿千伏安。

2.线缆行业的相关政策
(1)2016年,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优化建设电网主网架和跨区域输电通道。适应分布式能源发展、用户多元化需求,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
(2)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系统安全水平。升级改造配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大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
(3)2016年,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发布《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十三五”时期将是行业强本固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出阶段转换、结构化、模式创新和风险释放等几个趋势。
(4)2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架空绞线、塑料绝缘控制电缆、挤包绝缘低压电力电缆、挤包绝缘中压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五种电线电缆产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
(5)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6千伏及以上(陆上用)干法交联电力电缆制造项目”为限制类。“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输变电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降低输、变、配电损耗技术开发与应用”为鼓励类。
(6)2021年,全国人大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

3.线缆行业的发展趋势
(1)新型导线助力架空线提升输电能力
传统导线为钢芯铝绞线,导电部分主要为硬铝绞线,导电率达61%IACS(标准退火铜导电率),承力部分主要为钢芯,导电率仅9%IACS。为了提升导线的整体导电率、降低损耗、实现节能,通常的思路就是提升外层铝绞线部分的导电率或者使用更高导电率的承力芯,或者两者结合。
如果采用软铝,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材料导电率,还可以加工成T型或者SZ型的型线取代圆线,从而获得更大的导电截面,进一步降低电阻。但由于软铝抗拉强度低,因此需要采用更强的承力芯,如特/高强度钢芯、殷钢芯或碳纤维复合芯等。最后可制造出多种芯的高导电率铝绞线和软铝型线。
以高导电率铝、铝合金芯或全铝合金为代表的节能导线,和以耐热铝合金、软铝型线以及碳纤维复合芯类为代表的增容导线是未来新型导线的重要发展方向,可以有效提升架空线路的输电能力。

(2)海陆电缆协同发展
1)陆地电缆迎双击:尽管架空线路经济性极佳,但受到城镇地面空间、环境保护及安全运行的限制,城镇新建输配电线路越来越多地采用入地电缆的方式,并且,为了释放城镇发展空间和提升可靠性,已有的城镇架空线将越来越多的改造为入地电缆。陆地电缆有望迎来增量负荷与存量改造双击的发展格局,城镇电网地下化趋势明显
2)海上风电作为未来新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高增长的产业之一,海缆不仅受益于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同时受益于海上风电离岸距离的增长,也是岛屿供电联网的首选方案。全球能源革命背景下,海底电缆预计将迎来一段黄金发展时期。
以上就是有关于2022我国线缆行业市场规模、相关政策及发展趋势的全部内容,如还想了解更多线缆行业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分析栏目。
推荐阅读
2022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2伺服电机行业分析,产业链、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