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分析 > 全球产业链呈现什么发展趋势?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产业链呈现什么发展趋势?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

就当前来说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有哪些新趋势呢?下面的文章将对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当前,全球产业链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几大新趋势

(一)从产业链布局来看,本土化、区域化、松动化趋势渐显

1. 产业链关键环节本土化

从全球产业链发展历程看,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国际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持续深化细化,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收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各国之间的依赖度明显上升。而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全球产业链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各国政府意识到现有的全球产业链分工模式存在巨大风险,只有牢牢掌握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的关键产业链和关键生产环节,才能使本国在面临外部冲击时处于主动地位。由此,推动关键产业链回归本土、实现关键核心环节的自给自足成为各国产业布局的优先考量。

在政府推动及风险规避的影响下,跨国公司生产布局更关注安全因素,注重效率和安全之间的平衡,传统全球化模式面临极大挑战,决定全球产业链分布的主要标准将是综合成本而非单一经济成本,关键产业链和关键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趋于白热化。

全球产业链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2. 产业链横向分工区域化

在现行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下,跨国公司通过细化生产环节,并在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达到大幅提高效率的目的,但这种分工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为降低产业链断链风险,重构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就成为必然趋势,其中一个可能方向是推动产业链环节的区域化集聚,将分拆到不同国家的不同生产工序和环节集聚到一个区域或国家进行集中生产。在一定区域内构建产业链集群能够实现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有助于在保证产业链效率的前提下提升全球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这将推进国际产业链分工格局向“区域内垂直分工+区域间水平分工”转变。

3. 产业链体系松动化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逐步收缩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试图通过产业链回归和加速再工业化来打造区域产业链体系。与此同时,为降低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市场依赖,中国也在加快补链强链,建立一套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统一大市场,并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区域内需,稳定区域产业链。

未来以区域中心国家掌控核心环节、周边国家配套生产的区域经济小循环将进一步凸显,传统的全球经济大循环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

(二)从产业链组织来看,短链化、集群化、智能化趋势明显

1. 产业链短链化趋势明显

受全球经济放缓、疫情大流行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大幅上升,为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跨国公司将加快缩短产业链,即改变原先将不同生产环节和工序分包给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的模式,尽可能将外部产业链环节都纳入跨国企业内部,从而实现企业内部覆盖所有工序和环节。这一模式尽管在生产效率上会使跨国企业受到一定损失,但却有助于实现自主可控的目标,确保企业供应链安全。

随着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模式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这将要求企业缩减产业链的生产环节,提高生产对需求的反应灵敏度,进而实现“C2M”生产模式,并且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企业减少产业链分工环节,促进产业链环节有机整合,使产业链由累加式体系转向共生协同的统一体系。

2. 产业链集群化趋势明显

产业链集群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同企业在非一体化的前提下进行分工生产,从而在较小的特定空间内实现产品内分工,这意味着产业链的空间分布将改变传统的全球化分布形态,产业链中的企业将有可能不会再遍布全球,而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形成囊括产业链绝大多数中间品的生产集群。发展区域产业链集群,可以在获取产业链分工收益的前提下,有效缩短物流时间,大幅提高物流效率,明显降低物流成本,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冲击,提升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总之,发展产业链集群有助于兼顾经济安全与经济效率,是未来全球产业链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 产业链智能化进程加快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并投入使用,传统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新型产业链发展模式将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推动上下游企业间、链内外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从而构建一个可视化的供应链网络,进而有效整合产业链各环节,最终实现不同产业间的协同优化,这一模式有助于降低供应链中的效率损耗,促进整个供应链高效运转。

另外,新兴智能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业态和产业,5G、工业机器人3D打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智能化相关的新兴产业加速兴起,推动形成新的产业链。其中,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具有劳动替代特性,可能改变各国的劳动禀赋;3D打印技术则将改变中间品贸易模式,推动本地化生产成为可能,这些新兴产业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全球产业分工趋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就为你介绍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分析栏目了解。

推荐阅读

2022中国线上健身市场规模有多大?线上健身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大数据服务产业链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企业办公模式是怎样的?企业办公模式趋势分析

本文由作者-YANYI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研报】电子行业深度研究:5G时代手机电池、充电器ASP持续提升-20201230(19页).pdf
【研报】电子行业深度研究:5G时代手机电池、充电器ASP持续提升-20201230(19页).pdf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人民币)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电子指数 7562 沪深 300 指数 5114 上证指数 3414 深证成指 14202 中小板综指 12514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景气向上,看好 5G 拉动和创新驱动的 新 机 遇 - 景

【研报】电子元器件行业动态分析:需求带动景气度提升继续看好半导体产业-210118(14页).pdf
【研报】电子元器件行业动态分析:需求带动景气度提升继续看好半导体产业-210118(14页).pdf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需求带动景气度提升,继续看好半导体产业需求带动景气度提升,继续看好半导体产业 需求带动景气度提升,需求带动景气度提升,继续看好半导体产业。继续看好半导体产业。2019Q3 年以来,

【研报】电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华为发布第三代折叠屏看好相关产业链布局-210223(17页).pdf
【研报】电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华为发布第三代折叠屏看好相关产业链布局-210223(17页).pdf

 折叠屏带来产业链升级,推荐 TCL 科技 从以上折叠屏手机与全面屏、曲面屏手机的成本对比来看,折叠屏技术的难点主要来源于显示模组、光学模组、机械/机电结构件及电池。我们梳理了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中主要工艺变化方向,包括可折叠 AMOLED 柔性屏、转轴、盖板、偏光片、触控屏、OCA 胶、

【研报】电子行业走进“芯”时代系列深度之三十九“家电芯”:家电芯配套渐完善增存量机遇筑蓝海-210225(121页).pdf
【研报】电子行业走进“芯”时代系列深度之三十九“家电芯”:家电芯配套渐完善增存量机遇筑蓝海-210225(121页).pdf

何谓变频家电?变频家电就是通过变频器模块,改变驱动电动机的供电频率,实现电动机运转速率自动调节,把50KHz固定电网频率改为30-130KHz变化频率,使电源电压适应范围达到142270V;变频家电相较于传统定频,平均效能比提升30%,具备舒适性高、寿命长、静音等优点。变频电机核心采用半导体元件变频器电路由

【研报】电子行业半导体材料专题报告:半导体材料空间广阔国产替代迫在眉睫-210226(21页).pdf
【研报】电子行业半导体材料专题报告:半导体材料空间广阔国产替代迫在眉睫-210226(21页).pdf

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经历两次大范围产业转移。从历史发展进程看,全球半导体经历过两次明显的产业转移,第一次转移是从上世纪 70 年代从美国本土转向日本,索尼、松下、东芝等日企在这轮浪潮中脱颖而出;第二次转移从上世纪 80 年代末延续到本世纪初,全球半导体产业开始转向韩国和中国台湾等新兴国家和地区,以三星、台积电

【研报】电子行业MiniLED专题深度报告:苹果引领Mini~LED产品开启商用元年-210422(27页).pdf
【研报】电子行业MiniLED专题深度报告:苹果引领Mini~LED产品开启商用元年-210422(27页).pdf

中游封装端,Mini 技术拉动模组售价显著提升。2020-2021 年,我们估算 Mini LED背光模组售价(元)与芯片数量比例约为 1:10。自 2022 年起,我们预计随着 Mini 封装技术趋于成熟,背光模组成本得到改良,模组端价格与成本将持续下探;至 2024 年,75 寸屏 Mini LED 背

【研报】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射频前端滤波器研究框架-210423(105页).pdf
【研报】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射频前端滤波器研究框架-210423(105页).pdf

Q值、带宽、阻带抑制度、插入损耗、延迟时间等是衡量滤波器性能的指标。 Q值和插入损耗是选择滤波器的最常用、最主要的性能指标。 不同终端(手机、基站)对滤波器性能的要求不同。 市场对滤波器的选择往往是综合性能指标数值、终端应用要求和成本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 声学滤波器可细分为表声波滤波器(SAW滤波器)和体

【研报】电子行业:VR风云再起应用多点开花-210425(34页).pdf
【研报】电子行业:VR风云再起应用多点开花-210425(34页).pdf

我国硅基 OLED 产业化推进加速,产业地位有望随未来产能释放提升。Kopin、索尼、苹果、eMagin、法国MicroOLED 等著名企业积极推进硅基OLED 技术突破和量产。国内方面,面板龙头京东方8 英寸硅基 OLED 生产线19 年实现量产,合肥视涯于2019 年底投产 12 英寸硅基OLED 显示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