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贝恩公司(Bain
company)发布的《2022年亚太地区私募股权市场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者并未因全球疫情和供应链中断而气馁,在2021年完成了创纪录的交易数量。该地区的投资和退出价值创下新高,筹资规模略高于2020年。2021年总交易价值飙升至创纪录的2,960亿美元,相较2020年同比增长50%,与此前五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增长了82%。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亚太地区的交易价值都创下了纪录。大中华区继续主导亚太市场,创造了1,280亿美元的交易价值,约占该地区总投资的43%。印度以610亿美元的交易价值排名第二。互联网和科技领域的大额交易激增,使印度的市场份额升至20%。与近几年不同的是,印度的投资增长率超过了大中华区:印度的交易额增长了47%,而中国则增长了23%。
在四笔大宗交易的推动下,韩国的交易价值翻了一倍多,达到近300亿美元,创下了该国最高的交易记录。在韩国活跃的私募股权基金越来越关注科技投资。日本的投资额在2020年增长了150%,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制造业和工业领域的交易。
东南亚获得的投资额也大幅增加。五笔大型交易占东南亚总交易额的33%,较2020年增长了143%。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投资额同比增长46%。
成长型交易占亚太地区交易价值的59%,亚太地区六个市场中有四个都是成长型交易占主导地位(大中华区、印度、韩国和东南亚)。在日本和新西兰,收购仍然是最受欢迎的交易类型。在整个亚洲地区,收购在总交易价值中所占的总比例连续第四年保持在25%左右的水平。
许多收购交易都是从大企业集团剥离出来的。日立金属(75亿美元)、美赞臣(22亿美元)和风投-资生堂(15亿美元)等2021年最大的交易都是从大企业集团剥离出来的。
在应对Covid-19大流行引发的混乱之际,领导团队正越来越多地考虑能够使他们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运营效率和提高利润的战略。
在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的大型交易和活动增加的推动下,平均收购交易规模从一年前的3.2亿美元增至5.7亿美元,增幅达78%。平均交易规模增长了12%,达到1.06亿美元。




















数据来源 《贝恩公司(Bain company):2022年亚太地区私募股权市场报告(英文版)(48页)》
更多英文报告,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