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是什么意思?
美国西蒙斯教授曾在《个人所得税》一书上指出:“所得是人们所拥有的货币表现出来的经济力量在一定时期起讫点上的净增加。”,简单的来说,也就是在一定的期间内资产的增加额与其减少额之差就是所得。
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所得进行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以公民个人的所得为课税对象,也就是以该收入所得的纳税人个人为单位进行征缴的税。
“它是对个人获得的各项收入按照相应的规定所征收的一种税,也是各国开征最为普遍的税种,是国家利用这一经济杠杆来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工具,具有保障财政收入和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在当今世界被各国普遍征收,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各国之所以广泛开征个人所得税,主要因为该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能促进资源高效的配置,有效地发挥税收稳定经济的功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目标的实现。可以说,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越高,能否有效征收个人所得税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特征
1、个人所得税是直接税
所谓直接税是指税负只能由获取所得的个人直接承担,而不能以其他方式转嫁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继承了直接税的此种属性,以纳税人的纯收益或者净所得为课税对象,只能由纳税人独自承担,不可对外转嫁。根据量能课税原则,也就是根据纳税义务人的实际税负能力进行征缴其个人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一般都与其实际收入成正比。
与此同时,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设置了相应的扣除项目及不同的免征额,旨在对高收入群体多征税,对低收入者给予特殊照顾,以此体现税法的负税能力原则。总结得出:“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调节纳税义务人所得的直接手段,因其具有直接税的特点,所以对国民权利及生活影响较大,征税的难度较高,要求我们加强个人所得税领域法治建设,依法治税。”
2、个人所得税是对人税
所谓“对人税”就是对公民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是与对物税相对而言。它是指个人所得税以公民个人为纳税单位,根据不同个人的具体情况,将个人作为纳税主体而征收的一种税。所谓对物税,是指以物体作为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必分析个人的具体清况而对物征收的一种税。对物税调整的客体是具体的物,例如行为税、财产税。而个人所得税调整的对象是公民个人,同时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分别征收。
3、个人所得税是独立税
所谓独立税:“是指由国家公布税法开征的,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的各种税收。”是相对于附加税而言的。我国税法体系里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等都属于独立税范畴。所谓附加税,是指不能独立存在,只能附属于其他税种而存在,并按一定比例所征纳的税。正如,我国的城市建设税就是依附于营业税、增值税以及消费税的存在而存在的,属于我国税法中典型的附加税。
4、个人所得税是调控税
国家根据征税作用、目的的不同将税收区分为调控税、财政税。其中以实现国家社会经济政策为主要目标,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而征收的税就是调控税;而以组织政府财政收入为主要目标而征缴的税是财政税。根据中国现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决定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应属于调控税。尽管近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国家税收整体收入比重不断增加,但当前更需发挥的是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缓解贫富差距的功能。
5、个人所得税具有弹力性
所谓富有弹性,是指政府的财政税收状况整体上是与公民收入所得的多少成正比关系。税收根据国民收入所得的增加而增多,减少而缩小。税收受经济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当经济过热或衰退时,税收有延缓或者抑制经济衰退的作用。
此外,个人所得税还具备非重复征税的特点。商品税因采取阶梯式征收方式,经常导致重复性征税现象。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义务人最终的所得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税,不存在于商品、货物等流通领域,所以还具备避免重复征税的特征。
文本由@-YANYI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及发展历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