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及开展对策分析

一、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概况
近年来,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对外劳务合作不断发展。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7年,中国出海务工者总数达到了873万,撤退务工人员为1061万,其中出境进入各国务工人数为757万,同期出国务工许可证总数达到182.1万份。从2009年11月至2017年5月,中国务工者完成提供服务、返回本国的总流动人口为1214.2万,这表明中国在国际务工领域的势头正在强盛。
二、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问题
虽然中国的对外劳务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加剧了务工者的负担,导致其获得的权益损失。
首先,对外劳务合作中存在政策不统一和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有许多国家开展了对外劳务合作,每个国家建立的务工者出境就业条件规定和要求也不同,务工者在建立职业纪律、修订工资等方面也遇到了国内外法律法规不和谐的问题。
其次,务工者素质不高,务工者受到招工培训机构、大学等机构的影响,在技能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灌输、情绪管理等方面存在较高的不足。
第三,流动人口安全隐患不断上升,劳务合同内容不全面、不规范,严重缺乏双方履行义务的监督和执行机制,许多国家未设立相应的机构处理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劳动合作进程。
三、构建并落实开展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当构建和落实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首先,建立全面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对外劳务法,使劳动规则明确,确保双方的权益,制定执行、监管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
其次,完善技能培训机构,提高对外务工就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拓宽务工技能,以更好地适应外国劳动市场的发展。
第三,加强人员招募工作,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健全劳动合同细则,加强情感约束、促进和谐,使流动人口的社会和平与发展,保护外出劳工的权利。
总之,减轻劳动者负担,保护外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中国必须以民主的方式建立一套完善的劳务合作政策和法律制度,加强对外劳务人员的管理,为中国外出劳工创造安全、公平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