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ro
MRO是指企业日常流程运行过程中,实现三大职能的业务操作中所使用的所有工业产品,不包含生产原料。三大职能分别为保养(Maintenance,M)、维修(Repair,R)、运营(Operation,O)。MRO
产品辅助企业日常生产、运营中的设备保养、机械维修和人与物的运作,不会进入使用企业所售出的最终成品。而在这个过程中,MRO
贸易企业不仅要提供传统意义上的零部件,还包含辅助客户的生产线维护、保养以及其他技术型服务内容。

2.MRO管理的价值
(1)客户服务具有不确定性
完整订单交易过程中,从接收新订单到订单交付完成,不同客户对于公司资质以及商品采购的需求、货期、交付、售后乃至财务标准迥异,并且追加紧急关联订单的情况屡见不鲜,即使公司不断完善工作细则,也会有延迟乃至错漏的发生。
(2)客户服务具有易逝性
客户的评价是长期持续的过程,无法固化,无法一蹴而就,这也就考验公司在订单交易过程之外,前置的询价准备以及后续的技术服务是否能够做到准确、及时、快速。
(3)客户服务是否能够做到不可替代性
对于企业来说,提高盈利能力乃至企业价值,必须要保证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加深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供应链内部企业和谐运营、利益共赢。
3.MRO管理的问题
中国MRO的采购及管理存在众多的问题。当然对中国MRO的采购与管理首先可找到市场的原因,比如,MRO供应市场比较分散,还远未形成规模。MRO供应商规模小,品种少,管理不规范,资金缺乏,网络、渠道不多,不能提供多少增值的服务等等。纵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企业在MRO的采购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企业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直接性生产物料的采购上,MRO采购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重视和管理;
(2)企业MRO采购行为往往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集中管理实现程度较差,部门间沟通不流畅,导致工作量的加大和潜在的采购错误风险;
(3)采购部门管理设置和人员配置存在问题,采购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常常需要相关部门的协助才能确定物料规格型号、缺乏对采购成本和风险的科学认识等;
(4)大多制造企业备件品种多、采购批量小、消耗低且无规律,大部分备件只能从市场上众多的零售商采购,造成备件质量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5)由于企业对设备维护和维修计划性不强,而且不很关注历史数据的发掘和需求的预测,导致不确定的提前期和不合理的库存;
(6)缺乏对供应商的战略管理。据调查估计,备件采购花费制造企业采购部门约80%的精力,但采购金额却只占企业采购金额的10%左右。而且采购人员的精力主要花在采购业务的具体运作上,根本谈不上对供应商的战略管理,甚至有的企业连自己到底有多少家供应商都不清楚。
以上梳理了MRO管理的定义及意义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客户身份识别是指什么?要求有哪些?
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的区别有哪些?客户关系营销的作用介绍
什么是erp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是?erp系统有哪些?